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
①細菌生長繁殖的基本條件與方式;②根據對氧需求細菌分類。
二、細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謝
①細菌生化反應的原理;②細菌產生的與醫學有關的合成代謝產物。
三、細菌的人工培養
①培養基的概念;②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③細菌人工培養在醫學中的應用。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
1.細菌生長繁殖的基本條件與方式
細菌是由生物高分子(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無機鹽、水組成的,其生長應供給生物高分子合成所需的水、無機鹽、碳源、氮源、生長因子等基礎營養物質,還要根據細菌對氣體、溫度值的需要提供這些方麵的最適應生長條件。細菌繁殖方式為二分裂。
2.根據對氧需求細菌分類
分為需氧菌、微需氧菌和厭氧菌、兼性厭氧菌四類。
二、細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謝
1.細菌生化反應的原理
檢測細菌對各種基質的代謝作用及代謝產物,借以區別和鑒別細菌種類的生化試驗,稱為細菌的生化反應。
細菌產生的與醫學有關的分解代謝產物細菌因其真備的酶不完全相同,故在分解代謝過程中的產物隨菌種不同而有差異,實驗室借此來鑒別細菌,尤其是用以鑒別腸道杆菌。實驗室常用的生化實驗及幾種特殊常見細菌實驗結果如下表。
三、細菌的人工培養
1.培養基的概念
細菌的人工培養基,是將適合細菌生長的各種營養物質經過一定的程序處理後,製備出的供細菌生長繁殖的營養物質。培養基的種類很多,按其作用可分為六類:基礎、營養、合成、鑒別、選擇、厭氧培養基;按物理形態分為三類:液體、半固體、固體。
2.細菌在培養基中的生長現象
在固體培養基中生長分為三種情況:光滑型菌落、粗糙型菌落、黏液型菌落;在液體培養基中有三種生長狀態:混濁生長、沉澱生長、菌膜生長。
消毒與滅菌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基本概念
①消毒;②滅菌;③無菌;④防腐。
二、物理滅菌法
①熱力滅菌法的種類及其應用;②紫外線滅菌的原理和應用。
三、化學消毒滅菌法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基本概念
1.消毒
即殺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以消毒的藥品稱為消毒劑。由於消毒劑的殺菌效果、使用劑量的限製,在實際應用中一般不能全部殺死細菌的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
2.滅菌
指殺死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細菌的芽胞。為達到滅菌目的,使用滅菌方法時應執行標準操作。
3.無菌
指無活菌的狀態。隻有滅苗才能無菌。因為在人們的生活環境裏,天然的無菌狀態是不存在的。無菌操作是指防止微生物進人操作區域或物品中,或在無菌狀態下的操作。
4.防腐
指防止或抑製微生物生長的方法。用於抑製微生物生長的藥品稱為防腐劑。消毒劑在一定低濃度使用時,也稱防腐劑。
二、物理滅菌法
1.熱力滅菌法的種類及其應用
物理滅菌法的種類包括幹熱滅齒法、濕熱滅菌法、紫外線滅菌法、輻射線滅菌法、濾過除菌法、超聲殺菌法等。熱力滅菌法是利用高溫來殺滅微生物,其方法有幹熱滅菌和濕熱滅菌兩大類。幹熱滅菌包括焚燒法、燒灼法、幹烤法;濕熱滅菌法包括煮沸法、流通蒸氣滅菌法、間歇滅菌法、高壓蒸氣滅菌法、巴氏消毒法。
2.紫外線滅菌的原理和應用
紫外滅菌法是在200~300波長的紫外線照射,對生物細胞的人具有直接破壞作用,可使0X4斷裂或胸腺嘧啶聚合為雙聚體而幹擾的生物合成,其中265~266波長作用最強。紫外線隻適用於物品表麵或空氣的消毒,生物學實驗室延長時間照射用於培養皿表麵滅菌。濾過除菌是用特殊的器具將液體或空氣中細菌除去的方法。所用器具是含有微細小孔的濾菌器,通常大於孔徑的細菌不能通過,借以獲得無菌液體或空氣。主要用於不耐高溫滅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藥液和空氣等的除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