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副溶血性弧菌的嗜鹽性與所致疾病
這是嗜鹽細菌,存在於海產品中,能引起食物中毒。在含有3.59530中生長最為適宜。主要症狀為腹痛、腹瀉、嘔吐與發熱,糞便多為水便。
厭氧性細菌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厭氧芽胞梭菌
①破傷風梭菌;②產氣莢膜梭菌;③肉毒梭菌。
二、無芽胞反氧菌
①致病條件;②感染特征;③所致疾病種類。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厭氧芽胞梭茵
1.破傷風梭菌
破傷風梭菌菌體細長,頂端有直徑大於菌體、圓形的芽胞;外形如鼓槌狀,革蘭染色陽性。抵抗力極強,能耐1小時煮沸。致病物質是破傷風痙攣外毒素,它引起破傷風。破傷風特異性預防措施比較完整,有主動免疫劑類毒素和被動免疫劑精製破傷風抗毒素。
產氣莢膜梭菌
產氣莢膜梭菌為革蘭陽性大杆菌,次極端有芽胞,楠圓形,大於菌體。致病物質為菌體感染後產生的多種侵襲酶和毒素,臨床症狀嚴重;個別菌株能產生腸毒素。引起的疾病有氣性壞疽和食物中毒。微生物診斷塗片很重要,經分離培養後還得做動物實驗,最終才能確定細菌種類。
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為革蘭陽性,有芽胞,呈球拍狀杆菌。致病物質為肉毒毒素,被人誤食後毒素作用中樞神經係統,影響神經衝動傳遞,導致肌肉弛緩型麻痹。治療可用多價抗毒素。
二、無芽胞厭氧菌
1.致病條件
無芽胞厭氧菌是人體的正常菌群,為條件致病菌引起的內源性感染。致病條件有以下幾種:①由於機械或物理損傷導致它們侵入非正常寄居部位;②局部形成厭氧壞境;③菌群失調和機體抵抗力下降。
2.感染特征
感染特征是:①發生炎症、敗血症或膿腫,但常規細菌培養陰性;②分泌物或穿刺液呈血性黑色,有惡臭;③塗片鏡檢有菌,但常規細菌培養陰性;④用氨基苷類抗生素長期治療無效。
3.所致疾病種類
所致疾病大多為化膿性炎症,感染部位遍及全身。如口腔、生殖道、盆腔、腹腔和顱內感染等。臨床分離的厭氧菌70~80是脆弱類杆菌。其他腸道正常菌叢,如雙岐杆菌、丙酸杆菌和消化球菌可引起混合感染。
無芽胞厭氧菌對多種抗生素不敏感,微生物鑒定比較麻煩,感染率上升,應引起注意。
分枝杆菌屬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結核分枝杆菌
①形態、染色、培養特性和抵抗力;②結核菌感染的免疫特點;③結核菌素試驗的原理、結果判斷和應用;④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
二、麻風分枝杆菌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結核分枝杆菌
1.形態、染色、培養特性和抵抗力
結核分枝杆菌是細長略帶彎曲的抗酸杆菌。結核杆菌經石炭酸複紅染成紅色後,不被鹽酸酒精脫色,再用美蘭複染時不著藍色。專性需氧,營養要求高,生長緩慢。抵抗力對濕熱不強,15分鍾殺死,但對幹燥抵抗力強,在幹燥痰內可存活6~8個月,對酸或堿抵抗力弱。
2.結核菌感染的免疫特點
結核病的免疫特點是有菌免疫,即隻有體內有結核杆菌存在時才有免疫力。免疫機製是細胞免疫。
3.菌素試驗的原理、結果判斷和應用
結核菌素試驗是用結核菌素皮內試驗判斷對結核杆菌的免疫力。把結核菌素皮內注射,48小時後觀察結果。如紅腫硬結大於10胃者為陽性。陽性反應說明體內已感染了結核杆菌,有了免疫力,陰性者應接種卡介苗。對兒童的陽性反應可做為輔助診斷的指標。
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微生物學檢查直接塗片或集菌後塗片抗酸染色有重要診斷意義。細菌培養2~4周才能觀察到菌落。平時預防可用卡介苗接種,接種對象是結核菌素試驗陰性者。
二、麻風分枝杆菌
麻風杆菌也是抗酸杆菌,也為細胞內寄生菌,呼吸道或密切接解感染,引起麻風病。麻風杆菌抵抗力強,免疫機製為細胞免疫。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①主要致病性放線菌;②硫磺顆粒及其臨床意義。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1.主要致病性放線菌
放線菌屬與奴卡菌屬同屬放線菌目,此二屬細菌為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多為正常菌群或條件致病菌,對人體致病的主要有:①衣氏放線菌,引起齲齒和牙周炎;②星形奴卡菌,可引起肺部化膿性炎症及壞死,症狀與結核相似。
2.硫磺顆粒及其臨床意義
患者的病灶組織和膿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見的黃色米粒大小顆粒,稱硫磺樣顆粒,為放線菌在組織中形成的菌落。將硫磺樣顆粒鏡檢,可見其呈菊花狀,中心由菌絲交織組成,周圍是棒狀長絲放射狀排列,是診斷放線菌感染的重要依據。奴卡菌屬菌落也呈顆粒狀,但菌絲末端不膨大呈長短不一的棒狀。
動物源性細菌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布魯菌屬
二、耶爾森菌屬
鼠疫耶氏菌。
三、芽胞杆菌屬
炭疽芽胞杆菌。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布魯菌屬
布魯菌屬細菌是一類引起人類、家畜及其他動物布氏菌病的病原體。布氏杆菌屬有六個生物種,我國流行的主要是羊、牛、豬布氏杆菌三種。革蘭陰性小杆菌,無鞭毛,不形成芽胞有莢膜。致病因素主要是內毒素,此外還有莢膜、透明質酸酶等。布氏杆菌感染的臨床表現主要為間歇性發熱、乏力、關節痛等症狀,也稱波狀熱。
二、耶氏森菌屬
耶氏鼠疫菌
耶氏森菌屬為革蘭陰性杆菌,兩端鈍圓濃染,有莢膜,不形成芽胞。鏡下可見色級為淺淡的菌影。鼠疫耶爾森菌致病因素主要是莢膜、鼠毒素、內毒素、界抗原等。臨床上有三種類型:①腺鼠疫:細菌經鼠蚤叮咬人時傳染給人。主要引起淋巴結腫大、壞死和潰瘍。②肺鼠疫:可繼發於腺鼠疫,也可原發於呼吸道感染。病變主要在肺部。③敗血型鼠疫:多繼發於腺鼠疫或肺鼠疫。鼠疫是一種烈性傳染病,死亡率極髙,有“黑死病”之稱。
三、芽胞杆菌屬
炭疽芽胞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為革蘭陽性大杆菌,兩端平切,人工培養後可呈鏈狀排列,狀如竹節。無鞭毛、菌毛,可形成莢膜,致病因素主要為莢膜和炭疽毒素。後者由保護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腫因子三種蛋白構成。以上三種蛋白單獨存在時無作用。混合時可致微血管內皮損傷,增強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引起微循環障礙,最後導致忙、休克、死亡。炭疽杆菌主要導致食草動物得炭疽病,人亦可被感染。
其他細菌
考試栗點[考試大綱]
一、流感嗜血杆菌
二、百日咳鮑特菌
三、幽門螺杆菌
四、嗜肺軍團菌
五、假單胞菌屬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為革蘭陰性短小球杆菌,需氧,需生長因子,營養要求高。感染時致病物質為莢膜和內毒素,導致急性化膿性炎症。
二、百日咳鮑特菌
百日咳鮑氏杆菌,為革蘭陰性小杆菌,需氧,營養要求高。致病物質為莢膜,內毒素,所致疾病為百日咳。
三、幽門螺杆菌
幽門螺旋杆茵為革蘭陰性螺杆菌,微需氧,營養要求高,致病物質為尿素酶,所致疾病為胃炎、消化道潰瘍。
四、嗜肺軍團菌
軍團菌為革蘭陰性杆菌,飛沫感染,引起軍團菌病,有流感樣和肺炎兩種臨床型。
五、假單胞菌屬
綠膿假單胞杆菌為革蘭陰性杆菌,產生綠膿素和熒光素。致病因素為內毒素,易感染皮膚黏膜受損部位,如引起燒傷感染和全身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