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老狐狸處世智愚經(20)(1 / 3)

老狐狸認為,很多人喜歡把權柄給別人,認為這是信任別人的表現,殊不知這種把權柄給別人的做法往往會刺激別人取而代之的野心。因此,關係到自己性命和根本利益的權柄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要假手於人。

為人處世,在於變通

老狐狸認為,人要學會變通,千萬不要認死理,不要過於迂腐。人在社會中不應過於迂腐,過於迂腐隻會讓自己吃虧。

春秋時期,齊國發生內亂。這個時候宋襄公聯合各諸侯國,呼籲大家共同護送公子昭回到齊國去接替君位。有三個小國響應了宋襄公的號召。

宋襄公便率領著這四國的兵馬共同攻打齊國。齊國大臣一看到有四國的人馬打了過來,就立即投降了宋國,迎接公子昭即位,公子昭就是齊孝公。當時的齊國雖然發生了內亂,但仍然是諸侯中的盟主國。齊孝公登上君位後,自然對宋國感恩戴德,宋國的地位自然就水漲船高。

但是宋襄公並沒有就此滿足,他雄心勃勃,試圖繼承齊桓公的霸主事業。他很快就約見諸侯,但此時仍然隻有三個小國聽從他的命令,而那些傳統的大國根本就不把他當回事。宋襄公想如果能夠借助大國去壓服小國,自己的霸業何愁不成。於是他派人去聯絡楚國。他的如意算盤是,隻要楚國答應與他合作,那麼那些在楚國勢力下的國家自然會服從他。

一切準備就緒後,宋襄公邀請楚成王和齊孝公在宋國開始商議諸侯訂立盟約的事情。楚成王和齊孝公都表示同意。很快他們就在楚國開大會。宋襄公赴約之前,有大臣提醒宋襄公,讓他多帶些兵馬去,免得到時候受到強大的楚國侮辱。宋襄公立即回絕了這個建議。在他看來,他們開大會就是為了不再打仗,如今自己反倒帶兵馬去,別人會怎麼想?

然而,在開大會時,楚成王和宋襄公都爭著要當盟主,於是爭吵得十分激烈。當時楚國的勢力十分龐大,多數諸侯自然附和楚王。宋襄公感到特別生氣,還要去理論,這個時候楚國的隨從官員立即脫了外衣,露出亮堂堂的鎧甲,把宋襄公給抓了起來。

最後,幸虧有魯國和齊國從中調解,一致推舉楚成王做了盟主,楚成王才把宋襄公放了回去。

大難不死的宋襄公回去以後很難咽下這口氣。他特別痛恨大多數諸侯國站在楚國那邊,尤其痛恨鄰國鄭國的國君居然也聯合楚王一起反對他。於是他決定發兵攻打鄭國。

宋襄公組織了大批人馬進攻鄭國。鄭國隻好向楚國求救,楚成王答應救助,但是他不是直接去救鄭國,而是派了大將帶領大隊人馬去攻打宋國。宋襄公得到消息後,立即帶著軍隊往回趕。宋國軍隊在泓水的南岸駐紮下來。兩國軍隊隔岸對陣,這個時候楚國軍隊開始渡過泓水去進攻宋軍。宋國大臣看到楚國軍隊正在忙於渡河,就對宋襄公建議說,現在正好是出擊的時機,現在楚國人仗著他們人多兵強,公然在白天渡河,根本不把宋國軍隊放在眼裏。我們完全可以趁他們沒有渡完時,給他們一個痛擊,這一定是個不小的勝仗。

宋襄公聽了以後,直搖頭,他說宋國是講究仁義的國家,如果敵人渡河還沒有結束,我們就打過去,這哪裏還有仁義可言?就這樣,他延誤了戰機。等到楚軍全部渡河上岸,擺好了陣勢,他才開始考慮進攻。可是沒等他下達進攻的指示,楚軍就像大水衝堤壩一樣直衝過來,宋國的軍隊根本就沒有辦法抵擋。

事情到了這個時候,宋襄公還試圖抵抗,然而他大腿上已經中了一箭,最後將士們拚命保護才使他脫離重圍,逃回了國都商丘。宋國人對此議論紛紛,都埋怨國君不該跟楚國人打仗,更不應該采用這種打法。

有人將百姓的埋怨告訴了宋襄公。宋襄公非常生氣,他說講仁義的人就應該這樣打仗。看到已經受傷的敵人,就絕對不應該再去傷害他;而那些已經頭發花白的敵人,絕對不能再讓他當俘虜。大臣聽了以後都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打仗就是為了打勝敵人。既然國君那麼害怕傷害了敵人,幹脆不如不打;如果國君不讓士兵對頭發花白的人下手,幹脆不如讓人家抓走。此後一年,迂腐的宋襄公死掉了。雖然這個人迂腐之極,但是他臨終時囑咐太子說,楚國是宋國不共戴天的仇人,一定要想辦法報仇。

老狐狸認為,有些人始終恪守著一些不肯變通的原則活在這個世界上,結果處處吃虧,處處受到排擠。他們把自己的原則看得太高,已經變得十分迂腐,不能適應這個社會。在社會叢林中,要有狼性,要學會入鄉隨俗,要把自己的原則隱藏起來,不要太過暴露。

主動適應你麵前的人

我們每個人,在自己所接觸的人中,必然會有與自己合得來和合不來兩種類型的人。若是在學生時代,可以避免與自己性格不合的人交往,但是在企業裏,絕不能那樣做。與上司、同事相處,如果自己不能積極主動地努力適應對方的性格特點,工作就不可能順利進行。

在人際關係上經常出問題的人中,多數人都是放棄了這樣的努力:沒能積極主動地去適 應別人的性格特點。自己不做出讓步,去努力適應別人,卻一味地批評別人“那個人有缺點……”“這個人令人討厭……”這樣就不可能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合得來的人能 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誰都能做到。可是,如果是性格合不來的或自己討厭的,也應該努力適應他們,並和他們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才可以說是一個出色成功的“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