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太注重聽來的和寫下來的東西,殊不知很大一部分是假的。以史書上經常歌功頌德的禪讓來論,其實國君心甘情願地交出政權的時候是極少數的,絕大多數禪讓都是在威逼利誘下進行的。臣子接受禪讓要假意推辭三次,推辭三次後才能接受,很是虛偽。但是很多的史書將禪讓寫得高風亮節,寫得高尚無比,這些都是蒙人的把戲。
其實還有很多即使是親眼看到的東西都不能相信,因為看到的也未必是真實。有很多人為了算計別人往往會用一些障眼法來布置現場,如果缺少經驗,過分地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麼很難不受別人欺騙。在社會中生存不是偏聽或偏看就可以的,而要用心去思考,要好好想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扶蘇的悲劇在於他太相信詔書了,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相信蒙恬的分析;李斯的最後結局,在於他過於相信趙高的鬼話。扶蘇應該想想,如果秦始皇真的要他死,能讓他和掌握全國兵馬的大將軍在一起生活那麼長的時間嗎?秦始皇如果真的不想把皇位傳給他,能讓他在戰爭中建立軍功嗎?如果秦始皇不想把皇位傳給他,又怎麼可能下詔讓他自殺呢?有這麼一句話叫:死也應死個明白。意思是說要死也要找到該死的理由,但扶蘇因為太輕信,結果就這樣不明不白地丟了性命。
老狐狸認為,人們不能輕信,很多東西都需要通過實際調查來確定其可信度。在讀萬卷書的同時,還要學會行萬裏路。然而很多人都擔心走得太遠,殊不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行動能夠使人更快地成長。
知足常樂,終身不辱
老狐狸認為,人們要學會知足常樂,不要不知道滿足,不要過於貪婪,這樣才能終身不辱。從曆史來看,很多人之所以惹禍,正是因為他們過於貪婪。
有一個漁夫,他捕到了一條金色的鯉魚。鯉魚要求漁夫放了他,漁夫有什麼願望它都可以答應。漁夫很是善良,於是不要任何回報地放了它。後來漁夫回到家中,跟自己的妻子說了這個事情。妻子很是生氣,對他說至少要換一個木盆吧,家中的木盆實在是用不了了。漁夫一聽確實有道理,於是跑去找鯉魚。鯉魚很是爽快地答應了。願望實現後,漁夫的妻子要求越來越高,先要了新房子,後來要了仆從,直到當了女皇,最後還想統治全天下。鯉魚對漁夫妻子的要求實在是忍無可忍,最後還是讓她回到了最初擁有一個破木盆的狀態。漁夫的妻子過於貪婪,不能做到知足常樂,所以最後什麼也得不到。
從前有一個商人,他隨身帶了300頭駱駝,還有120個仆從。有一天,他在一家旅店和別人誇誇其談。他說他在某地有一批貨,在某地還有很多房產。他打算先去某地住上一段時間,然後去另一個地方去旅行。別人問他旅行計劃如何,他回答說他將去那個地方看看有沒有什麼東西有利可圖,如果有就順便帶回來。等自己賺了足夠多的錢就再也不奔波了,再去旅行。別人笑了,對他說其實如果去旅行的話,他遇到覺得有利可圖的東西還是會帶回來,讓他停頓下來是不可能的,因為他過於貪婪。有人曾經在沙漠裏看到一個快死的商人,他的遺言是:貪婪的眼睛如果得不到滿足,終究會被黃土將它封住。
在職場中,人固然是追求自己的利益,但是利益追求要有止境。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要滿足同事利益的需求。在職場中最高明的做法就是通過滿足別人的利益來達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