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老狐狸處世方圓經(24)(2 / 3)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於公元前210年到東南一帶去巡視。這次隨他一起去的有宦官趙高、丞相李斯,還有他的小兒子胡亥。

在巡視回程的路上,秦始皇突然感到身體不舒服,結果很快就在平原津病倒了。等到了沙丘的時候,秦始皇病勢越來越重,太醫們都束手無策。秦始皇知道自己的病是治不好了,便命趙高趕緊寫信給他的大兒子扶蘇,讓扶蘇火速趕到鹹陽。這樣萬一自己好不了,就由扶蘇來主持喪事。這個意思很明顯,就是讓扶蘇回國都即位。但是信寫好了還沒有發出去,秦始皇就已經咽了氣。

李斯認為這裏離鹹陽還很遠,不是一二天能夠達到的。如果皇上去世的消息傳開了,很可能會發生混亂。與其混亂,倒不如現在暫時保守秘密,不要發喪,等到了鹹陽以後再公告天下。對此趙高表示同意,於是將信扣留住。

為了掩人耳目,他們將秦始皇的屍體放在車裏,然後緊鎖車門,並且放下窗帷,在外麵,是什麼都看不見的。這個時候隨行的人中隻有胡亥、李斯、趙高和幾個貼身侍衛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了,其他大臣仍蒙在鼓裏。而車隊按照往常的速度向鹹陽進發。

快到鹹陽的時候,李斯讓趙高派人去把信送出去,讓公子扶蘇立即趕回鹹陽。然而趙高卻另有打算,因為他是胡亥的心腹,而且跟蒙恬家有仇恨。他跑去和胡亥商量,兩人定下毒計,準備假傳遺囑,命令扶蘇立即自殺,讓胡亥光明正大地繼承皇位。

然而這樣做,僅憑趙高和胡亥兩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有李斯的支持。趙高於是跑去跟李斯說:“如今皇上的遺詔和玉璽都在王子胡亥手裏,雖然皇上立扶蘇為君,但是現在真正能做主讓哪個王子接替皇位的,隻憑我們兩人一句話。我正想和您商量這個事情。”

聽了這話,李斯十分吃驚,他說道:“像這樣亡國的話,我覺得我們做臣子的人是不該非議的!”

遭到拒絕後,趙高並沒有放棄,他反問李斯說:“您覺得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嗎?您覺得您的功勞比得上蒙恬嗎?您覺得您現在和扶蘇的關係比得上蒙恬嗎?”

經過這樣三問,李斯有點發愣,思考了一會,便頹然地說:“我比不上他。”

趙高很是“懇切”地說:“現在如果扶蘇當了皇帝,他一定會讓蒙恬當丞相。我想那個時候,您除了回老家外確實再也沒有更好的路可以走。這個道理是再明顯不過的了。您看看,現在各位王子中,隻有公子胡亥心眼好,對人又十分厚道,如果日後讓他當了皇帝,您就有一輩子受用不盡的福氣了。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真的有點擔心扶蘇繼承皇位後,自己就保不住丞相的位置,李斯於是很快就答應同趙高、胡亥合謀,共同製造了一份假的詔書發給扶蘇。詔書中對扶蘇多加指責,說他在外不能立功,不但如此,反而聽信流言對父皇百般怨恨,特賜令自殺。為了避免蒙恬幫助扶蘇,詔書中特別強調蒙恬與扶蘇同謀,應該一並自殺,將所統領的兵權交給副將王離。

王子扶蘇接到詔書後,立即號啕大哭,很快就拔出劍要自刎。然而心細的蒙恬懷疑這封詔書是偽造的,他向扶蘇建議向秦始皇申訴。如果確實皇上不同意,他可以率領大軍陪公子扶蘇一起去鹹陽城,死也要死個明白。然而扶蘇過於老實,他說:“既然父皇指名讓我死,那我還怎能去申訴?”說完就自殺了。公子扶蘇一死,蒙恬也覺得無望,於是也自殺了。

此時,趙高和李斯正在催趕人馬趕回鹹陽。當時天氣十分炎熱,沒過多少日子,屍體就開始腐爛了,車上散發出陣陣臭味。為了掩蓋臭味,趙高命令人買了一大批鹹魚,讓大臣們在每輛車上都放上一筐。到了鹹陽後,才宣布秦始皇死去的消息,舉行喪葬,同時還假傳遺詔讓胡亥繼承了皇位。葬了秦始皇後,他們還是不放心,又殺掉很多王子和公主,受到株連的大臣也不計其數。這樣過了一年,趙高又唆使胡亥將李斯逮捕起來殺掉,這樣趙高就成了丞相,獨掌秦國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