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投入首先是一種態度(2)(3 / 3)

在美國西雅圖有一所著名的教堂,教堂裏的牧師每周都要給教會學校的學生上堂有關人生的課。有一天,一位牧師對全體學生進行了一場名為“你是否已經竭盡全力”的測試。測試的內容是:流利地背誦出《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內容。時間為一周。牧師承諾,誰通過了這項測試,就可以去西雅圖“太空會”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

《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有幾萬字,而且不押韻,很多成年信徒就無法背誦出來。盡管參加免費聚餐會是所有學生夢寐以求的事,但是這段經文實在是太難背了。所以,幾乎所有的學生隻是試了試,便放棄了。

一周很快就過去了,當牧師問“誰可以背誦出經文”時,隻有一個孩子舉起了手。這名11歲的男孩,站在牧師麵前,按照要求從頭到尾地背出了要背的內容,一字不落,一點沒錯。

當男孩背誦完經文之後,牧師走上前去,緊握住男孩的手,滿懷敬意地說:“恭喜你,先生。你順利地通過了這次全力以赴的測試。而且你也是惟一一個通過此測試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僅僅做到盡力而為,而必須竭盡全力,隻有這樣,才能創造奇跡。希望你以後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能像背誦經文一樣全身心投入,這樣你就會成為一個創造奇跡的人,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偉人。”

16年後,那個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軟件公司的老板。他就是微軟的創始人——比爾·蓋茨。

一個人要想創造奇跡,僅僅做到盡力而為是不夠的,必須竭盡全力才行。如果做任何工作都追求盡善盡美,不給自己留絲毫鬆懈的餘地,那麼無論他做什麼工作,身陷怎樣的困境,處於怎樣平凡底層的崗位,都能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如果心態浮躁,以為憑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不需全身心投入就能做好工作,從而應付工作,這樣的人永遠也不會獲得機會的垂青。

箴言二:每天比別人多投入一點。

很多員工認為在工作中隻要和別人投入相同的精力和時間就可以了,既不會出錯,又樂得輕鬆自在,這樣的想法使他們永遠無法得到老板的青睞,自然地難以擁有提升自己的機會。確實,要成為一名卓越的員工需要比別人投入更多的心力,而要維持平庸的狀態,相對來說要容易得多。但是隻有主動承擔更多的工作責任,比別人多投入一點,在老板的眼裏你才是一個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你也才能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得到更多的關注,獲得更好地成長。

那些優秀的推銷員成功的經驗是堅持每天比別人多拜訪幾個客戶,這樣即使被拒絕的幾率是相同的,他們也會擁有更多的成功可能。隻有將勤奮和努力融入每天的工作中,才能夠取得成功。曾經有一位成功的商人,他身兼數職,但是所有的工作都做得有聲有色。在繁忙的工作間隙他還出了幾本書,投入市場立即成為暢銷書,在各大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人們都對他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感到意外,很多人奇怪他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時間。他的回答是:“為了擁有成功的機會,我比其他人更加積極地工作。當別人在咖啡廳和劇院的時候,我在辦公桌上;當別人在熟睡的時候,我在書桌上。”這樣的投入,讓他取得了別人無法企及的成績。

在企業裏,如果你能夠經常比別人多走出一步,多投一點,並漸漸把這種習慣應用於你所有的工作,你就會得到千百倍的回報。不但能夠顯示出更大的價值,而且能夠得到老板更大的信任,你也就能夠擁有更多的機遇。

有的員工認為多投入一點卻不能從老板那裏得到更多的薪水,所以看做是自己的損失。這樣的認識無疑是錯誤的。在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你多用你的右手,你的右手就會比左手變得熟練。相反,如果長期不使用,則隻能使你右手的功能退化。我們的工作也一樣,經常多投入一點精力去做,對你來說,不但不是損失,反而會使你擁有超凡的技巧,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演講家馬克·桑布恩曾經在很多次演講中提到一位名叫弗雷德的郵差。這位郵差之所以讓他覺得印象深刻是因為他總是能夠比別的郵差多投入一點。弗雷德對於他工作範圍內的每一位居民都十分熟悉,而且能根據居民的工作提供最優秀的郵遞服務。對於新搬來的居民,他會熱誠地進行自我介紹,並認真了解居民的工作情況,不怕麻煩地對居民提出最適合他們的投遞服務。而這一切,都是弗雷德主動提出來的。

他主動幫助長期出差在外的演講家把信隱蔽地藏好,等到郵箱裏裝滿了信件的時候,為了不讓小偷發現屋子裏的人不在家,他幫著保存信件。而對於那些誤投的信,即使不是他的工作,他也會花時間去將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上。

一個擁有這樣的投入精神的郵差一定能夠成為一名最優秀的郵差。同樣,一個有著這樣的投入精神的員工也將成為最優秀的員工。

在工作中比別人多投入一點是值得每一位員工努力培養的工作心態,當你養成這種良好習慣的時候,也就是在給自己的將來播下成功的種子,總有一天它能夠給你帶來驚人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