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上海四個中心建設的定位,為上海民營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廣闊的空間,上海的民營企業要壯大規模,現代服務業要發展,這些新經濟行業和非公企業,無上級主管,都對行業協會的規範發展有直接的需求,通過10多年的改革,上海的行業協會有了很大的發展,但還不盡如人意,如行業協會自身的健康,誰來對行業協會進行監督和製約,誰又能保護行業協會的權益,行業協會如何能有效地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等。從目前情況看,上海行業協會的發展還不能完全適應於創新社會管理的要求。麵臨建設和諧社會的新挑戰,行業協會能發揮什麼作用?在此特殊背景下,上海的行業協會的進一步改革、發展,就顯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一、有效地發揮行業協會化解矛盾的作用
行業協會作為一個社會組織,他們善於在社會矛盾突出的時候,利用專業知識為社會服務;作為獨立的第三方,他們又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突發事件的過程中卻難以見到行業協會發出的聲音,往往是政府衝在前麵,全部擔當。按照發達國家的做法,作為專業性的社會組織發表意見,往往能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如果什麼事都由政府包辦,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挑戰,如:最近“錢雲會車禍案”,本身是個交通事故,但根本沒人相信,越說越容易造成群眾的對立。如果有律師協會出來調查,出具結果,就會平息事端,化解矛盾。因此,政府與行業協會間要保持均衡:既要維持行業協會的獨立性,政府又不能失控,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協會要與政府保持一致。
二、行業協會要改革,要順應形勢
上海的行業協會有著天然傳統和良好的基礎,上海的行業協會改革,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21世紀初,上海市政府頒布了一些關於促進行業協會改革的文件,大部分行業協會都與政府脫鉤,做到“政會分開”。雖然上海行業協會的改革邁出了可喜一步,但是,上海目前的行業協會與和諧社會的建設還有很大距離,尤其是在當前社會矛盾和利益多元化機製下發揮作用還不相適應。根據上海2002年頒布的《上海市行業協會暫行辦法》,上海行業協會設立的原則是“一業一會”,也就是同一個行業或產品,在一個城市隻設立一個行業協會。因此,行業協會的地位非常重要,他自身的健康如何,將會影響到一個行業和一個產業的發展。
因此,行業協會改革也要引入競爭機製,否則某些行業協會隻是一年開一次會,收收費,搞搞聯誼活動,雖然他們與政府部門脫鉤,但仍然成為安排富餘人員和退養人員的場所。行業協會人員老齡化現象較為突出,體力和精力難以勝任行業協會的工作。這些協會沿襲傳統行業協會的痕跡,缺乏生機,難以作為。個別行業協會缺乏權威性和凝聚力,會員們對行業協會信心不足,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導致一些會員轉向尋找其他的社會組織。有些行業協會,不能代表大多數會員,尤其很難保障中小會員的權益。行業協會作為民間商會,應該是會員整體利益的維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