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彙區機關建國幼兒園的前身,是成立於解放戰爭時期的華東保育院;目前為公辦一級幼兒園。近一個時期以來,幼兒教育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懷。為辦好優質教育,徐彙區教育局在硬件投入上給予了大力支持,使辦園規模符合《上海市幼兒園裝備標準》所要求的15班以下原則,極大地豐富了辦學資源。
一、機關建國幼兒園的基本概況
目前,幼兒園設小、中、大班3個年齡班,共13個班級,(其中小班5個班、中大班各4個班),全園共有幼兒340名左右。近年新增幼兒樂閱書吧、親子閱覽室、寶貝探索館、智慧棋屋、創意室、生活館、舞蹈房、多功能廳等各類專用活動室。2010年校園麵積為:小班部(建國西路570號)——占地麵積4858平方米、建築麵積1626平方米;中大班部(安亭路112號)——占地麵積1405平方米、建築麵積3264平方米。人員配置方麵,這幾年,在區“教師隊伍建設達標校”的創建過程中,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學曆層次和專業技術職稱水平有了提升。目前教職工59人,其中在編的教工33人,包括教師26人和6名其他人員。35歲及以下青年教師占76.9%。而幼兒園師資隊伍中,擁有區領軍人才1名,區級骨幹教師1名,園級骨幹教師5名。其中,園長和副園長是中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曆,副書記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曆,3位保健教師是本學曆,其中2名是教師編製。財務是本科學曆,事務是中專學曆。而區教育局後勤管理中心派遣的保育員有12人,其中大專學曆1人,2人大專在讀。初級保育員8人,中級保育員4人。4名營養員具有初級職稱,1名外聘營養員具有中級職稱。可以說,師資和員工隊伍配置合理。
二、在傳承中詮釋辦園宗旨
機關建國幼兒園一直秉承著華東保育員“一切為了孩子”的辦園宗旨,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和教育改革的實踐中不斷詮釋我們的辦園宗旨:(1)“一切為了孩子”,我們的工作要著眼於幼兒未來的發展;(2)“一切為了孩子”,我們的教育要按規律促進幼兒全麵發展;(3)“一切為了孩子”,我們的行動要給幼兒積極向上的育人環境;(4)“一切為了孩子”,我們的目標要使建國幼兒園成為響亮的品牌。我園的辦園宗旨,也得到了家長們和老師們的理解和擁護。為此,我園確立了幼兒園的辦園目標:辦成一所有文化、有內涵、有特色的上海市一流幼兒園。
具體而言,關於“有文化”的含義,主要是指:(1)建設優美溫馨、健康和諧的物質文化。(2)建設以人為本、科學規範的製度文化。(3)建設術業專攻、好研好問的學習文化。(4)建設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道德文化。關於“有內涵”,則意味著要做到:(1)堅持“依法辦園,以德立園”。形成以全體代部分、以程序代權利、以規範代主觀製度文化。(2)推進課程建設,強化課程的領導力和執行力,形成基礎課程與特色課程融合的園本課程。(3)開展以師德為核心的係列教育活動,培養師德高、學識好、業務精、情趣雅保教隊伍。而所謂“有特色”,就是指能夠持續開展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探索研究,並融入到課程、環境和隊伍建設中,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特色課程和以環境教育凸顯的校園環境;我們還出版了反映環境教育成果的《春雨篇》和《秋果篇》兩本書,形成家長參與課程建設的教育特色。
三、在發展中提升教育品牌
(一)完善適合幼兒發展的課程實施的方案,提高教育質量的核心力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對課程的理解從單一的集體教學活動逐步提高到課程建設將促進幼兒可持續的發展,教師可持續的發展和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明確了幼兒園課程建設的方向,堅定了我們課程建設的信心。2008年,我園正式成立了課程領導小組,通過反複學習《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以及有關課程的文獻資料,通過研究,探索環境教育特色課程和基礎性課程有機融合的思路和操作方法,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確立了環境教育的課程理念:關注我們共同的未來。確立了環境教育的課程目標:培養關愛環境的情感,建立遵守環境的準則,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激發探索環境的興趣,習得保護環境的能力。為此,構建和實施我園具有環境教育特色的課程實施方案。我們發揮教科研帶動作用,以教研實踐推動課程的實施。主要做法是:(1)以領導班子和各年級組長為園本課程建設的核心人物,在實踐研究中率領教師進行實踐、探索和提升。(2)建設以教研組為實體的學習共同體,通過課題的引領,發揮年級教研組的研究功能,保障課程有效實施。2009年我園申報《以環境教育為特色幼兒園節日活動資源包開發與實踐研究》已被列為區級重點課題。(3)課程領導小組成員通過研討,將各個板塊、各個領域不同年齡段的教育目標和活動建議以及將全年的主題活動內容(包括基礎性課程內容和幼兒園特色教育內容)編輯成冊,形成課程實施指南,提供給老師,作為保障課程實施的參考資料。(4)教研圍繞著課程要求,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目標落實》、《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環節推進》、《集體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二期課改主題活動與園本環境主題教育內容有機融合的研究》、《幼兒園學習性區域活動有效性的研究》等專題合作研究,探討實踐問題,提煉教學方法,遷移群體智慧,反思教育行為,積累教育成果。在研究中注重基礎性課程與環境教育的有機融合,例如:大班關於水的主題活動,除了基礎性課程內容以外,我們還拓展主題內容,從水的來源拓展到水的循環利用、節水的好方法、家園共同開展抽水馬桶節水活動、幼兒畫節水宣傳畫到社區進行宣傳,等等。通過融合,使我們的課程能體現園本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