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8日至4月8日,徐彙區教育局中教科聯合徐彙區教師進修學院中學教研部進行了學生作業情況和學習負擔的問卷調查,調查麵向全區39所學校初二到高三的20945名學生,現將調查的基本情況分年級分析彙總如下。
一、初二學生作業和學習情況
參加問卷調查的初二學生有5640人,其中男生占53.17%,女生占46.83%。從問卷統計來看,平均每天作業時間1小時以下的學生占4.31%,1—2小時的占32%,2—3小時的占39.56%,3—4小時的占17.94%,其餘為4小時以上。每天平均作業時間在4小時以上的學生達10%以上的學校有7所;作業在3小時以上的學生達50%以上的學校有2所。絕大多數學校的學生,用於做數學作業的時間占了學生作業時間的一半以上,有1/3學校的學生用了作業時間的2/3在做數學作業。盡管如此,學生大部分表示,他們最喜歡的作業是數學,其次是語文。調查發現,喜歡這門課是學生樂於做這門課作業的主要動力。大多數學生是獨立完成作業的,偶爾求助於同學或與同學討論商量。每天在晚上10點前能完成作業的占學生總數的85%。
有1/4的學生覺得老師布置的作業較難,在布置作業時,對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不加以區別,基本是統一布置、統一要求,作業的形式較為單一,主要是書麵習題。調查問卷顯示,學生作業由教師自己批改的占90%以上,對學生訂正的作業絕大多數教師都認真批改。有70%的學生表示教師對他們的作業有過麵批和經常麵批。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出,教師對作業進行及時講評的達90%以上,但形式和方法還比較單一,主要是對錯的講評。
學生感到作業負擔重的學科依次是數學、英語、語文、物理。學生認為導致作業負擔重的主要原因是老師講課聽不懂和作業量大。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在8小時左右的占36.67%,7小時左右的為39.29%,12.02%的學生在6小時左右。這說明初二學生有一半左右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他們在周末最想做的事是多睡一會兒。另外據調查有40%的學生參加了文化補習(包括家教)。學生們普遍認為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最重要,其次是任課教師的課後指導。有1/3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學習上已經盡了努力,但學習進步不大,表現主要是學科間學習成績的不平衡。
上述情況表明,此年級的任教教師大多數批改、講評作業比較認真,較多的教師采取了麵批作業的形式。但教師布置作業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講評方法還有待改進。初二的學生課業負擔偏重,主要原因是作業量較大及參加課後的文化補習。教師要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作業布置要適量、更具針對性,加強學生喜歡的麵批和課後個別輔導。
二、初三學生作業和學習情況
這屆初三學生有5311人,男生占48.95%,女生占51.03%。平均每天作業時間2小時以下的占12.10%,2—3小時的占30.54%,3—4小時的占35.32%,4小時以上的占22.61%。平均每天作業花4小時以上占學生數20%以上的學校有12所;50%學生作業時間超過3小時以上的學校有13所。絕大多數學校的學生,用於做數學作業的時間占了學生作業時間的一半以上。每天在晚上10點前能夠完成作業的學生的比例比初二大大降低,隻占34.80%。大多數學生表示,如當天完不成作業,主要是作業太多了。每天睡眠在7小時以下的學生占了77%,8小時以上的隻有5.5%。由此來看,初三學生作業負擔是很重的,但是從問卷來看,初三學生在周末最希望做的事卻不是多睡一會,而是參加文化補習和家教,由此可見現在學生中考競爭的激烈,現有的中考製度以及家長希望自己孩子進入一所較好的學校,是初三學生學業負擔重的根本原因。
初三學生對五門學科都比較重視,對作業喜歡相對比較均衡,偏科的較少。學生主要是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很少自己去找作業做。90%的學生認為教師布置作業與教學內容和要求一致,作業的難易度比較適當,也注意到了作業形式的多樣性,這些說明這屆初三各科教師作業的難易度把握較好。同時,調查問卷顯示,初三教師部分批改作業或隻講練習答案比例比初二教師增加,這說明初三教師布置的作業較多,教師們來不及批改的情況出現了。而學生們認為這種情況可以理解,認為教師應該批改所有作業的初三學生隻有58%,超過90%的學生認為教師對自己訂正的作業進行了批改,對訂正後的學生作業進行麵批的有72%,這說明初三教師在這方麵有較強的責任心,這種責任心又與我們現有的評價製度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