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電器城:生產性服務業集群新亮點方勤思(1 / 3)

上海電器城項目是由上海市金山區亭林鎮人民政府招商引資,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立項的重要項目。上海電器城以“創建中國第一家工業電器(氣)產品交易所”為戰略目標,致力於打造成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輻射麵最廣的專業工業電器(氣)產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展示中心和電器(氣)產品出口基地,項目建成後將引進長三角地區、全國以及世界範圍內的主要工業電器(氣)生產企業和經銷商,並逐步發展形成能夠提供技術、谘詢、法律、經營、金融等服務的專業化和集約化於一體的現代綜合服務體係。

一、工業電氣專業化領域發展路徑的關鍵

本世紀,華東地區的專業化市場分工更加明確;產業能級也在進一步集聚之中。“十二五”開局之後,上海電器城項目方認為:工業電氣專業化市場領域未來發展路徑的關鍵在於:將現代電子商務與實體供應鏈高度融合的一體化進程,是緊緊地依托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形成的由數據庫、信息采集和最優控製機器人對專業數據抓取係統到商業終端市場的全程式的新型商業經營管理模式。

上海電器城的戰略合作方中國化工信息中心也認為:現代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的緊密結合,最大限度地促進工業電氣的國內全行業的商業運營化的進程,並且可以延伸到全球的工業電氣的商業領域。上海電器城的“實物交易平台+虛擬交易平台”集成化工業電氣交易平台的電子商務的運作模式,就是由雙方用集成的係統化和標準化彙集成最優化變結構的控製體係將會彙集建立工業電氣的供應群和企業集群采購、工業電氣產品展示、電子商務、倉儲配送於一體的工業電氣現代專業市場。從而創建“實物交易平台+虛擬交易平台”的集成化工業電氣交易平台,成為中國工業電氣的“沃爾瑪+阿裏巴巴”。由此可見,信息化商業是引發第三產業領域革命的關鍵動力,也符合上海建設智慧城市的戰略目標。

而為了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提升商貿業發展規模與能級,提升經濟總量中第三產業的比重,近年來上海郊區各區縣均加快培育專業市場,意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從而加速經濟結構調整,增強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在諸多專業市場中,金山的上海電器城以“創建中國第一家工業電器(氣)產品交易所”為戰略目標,通過集工業電器專業化和標準化為一體的綜合交易服務體係,吸引長三角地區、全國以及世界範圍內主要工業電氣生產企業和優秀經銷商加盟,提供高附加值的商業技術服務,創立現代服務業的新模式。

二、上海電器城項目創新模式的基本特征

上海電器城位於金山區亭林鎮大亭公路7558號,項目總規劃一期占地165畝,擬建成20萬平方米超大型的交易平台、配套設施和市場管理一體化商業項目。項目一期建設建築麵積18.79萬平方米,實物交易平台總投資約5.23億元人民幣,3年內虛擬平台建設的總投資預計約4000萬元人民幣。上海電器城處於上海市工業企業密度最高的金山、鬆江、奉賢三區交界處,屬蘇浙滬一小時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帶的核心區,也是華東地區電器工業行業最活躍、國內外采購最頻繁的區域;從2009—2011年,這一區域的經濟景氣總體上保持繁榮局麵。而電器城項目功能上劃分為六大功能,分別為實物交易平台(貿易功能區)、虛擬交易平台、專業性商務服務中心、配套服務、現代電子物流係統和科研創新基地。

上海電器城項目方和戰略合作方的一個高度共識是必須以融合創新的原則來開創新的發展模式。其創新能力在於:公司集群化的專業交易市場與現代電子商務交易相結合的商業平台,並進行集成化的現代電子物流的配送和資金流整合的信息化專業市場,這是現代信息化的專業市場的新模式,這種模式與一般的專業市場有本質的區別。而新模式在探索過程中,也得到了來自上海社會科學院的智力支持;上海社會科學院曾於2010年11月和2011年12月為此召開過兩次專家論證會。經過充分論證,上海社會科學院、金山區、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中國化工信息中心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認為,上海電器城的創新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商業業態創新

上海電器城將自身定位於專業市場運營商,一期(西區)已招商400餘家企業。2009年上海市工業電器需求量約1000億元,並且以每年不低於10%的速度增長,預計每年上海電器城虛實交易平台交易規模將達到數百億元。上海電器城集成化交易平台的創新之處主要表現為:第一,交易服務“標準化、係統化、專業化”,有利於開拓國際市場和做強國內市場;第二,交易平台“實體化+虛擬化”,有利於優化質量控製和價格透明;第三,交易產品“標準化”,有利於積澱中國工業電氣產品的品牌信譽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提高了行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