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形勢下學習型團隊培育之路——天平街道學習型團隊總結與展望沈佩青(1 / 3)

文化既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目標;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民生幸福的關鍵內容;既直接貢獻於經濟增長,又對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對今後的文化發展工作作了進一步的謀劃和部署,將文化建設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提出要建設“文化強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作為最基層的政府部門,天平街道一直十分重視文化工作,並以學習型團隊為抓手,推動群眾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

一、在實踐中創建學習型團隊的基本體會

學習型團隊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也是一項創新性的工作,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和完善。繼2010年召開“培育學習型團隊,深化學習型社區建設”研討會後,我們在市、區社區教育專家和區學習辦、文明辦的大力指導下,不斷深化學習型團隊創建的內涵,豐富學習型團隊創建的載體,尤其在學習型團隊的專業化提升、連鎖化經營、網格化管理方麵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培養了一批團隊骨幹、培育了一批精品團隊、營造了學習型社區的良好氛圍。天平街道學習型團隊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學習型團隊建設逐步向規模化發展、品牌化打造、專業化提升。在不斷的實踐中,我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用好抓手,以黨建輻射引領學習型團隊發展

天平街道共有各類文體團隊157支,其中,街道層麵團隊27支,參與人數達4000多人,其中,黨員有800多名,占團隊隊員總人數的20%。我們高度重視發揮黨員在打造學習型團隊中的主力軍作用,對所有團隊的黨員進行登記造冊,為每支團隊配備1名黨建負責人。成立社區文體團隊活動黨總支,繪製了黨總支機構圖,由社會發展科成員擔任活動黨總支書記,各團隊黨員骨幹作為支部聯絡人,在體育健身俱樂部活動黨支部和文化團隊活動黨支部的帶領下,13名支部委員和157名黨建聯絡員起著核心和骨幹的作用,形成了一個全方位、全覆蓋的社區文體團隊黨建工作網絡。我們通過黨員同誌組織隊員們積極參與學習型團隊建設,形成學習型團隊態勢。

在團隊的日常活動中,黨員們以“創先爭優”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在成為業務骨幹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團隊成員的思想、情緒、作風問題的關注,對隊員反映的情況和問題及時進行分析排解,強化集體觀念,培養隊員對集體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形成強烈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團隊的凝聚力,以黨建輻射團隊建設,以黨建促進團隊發展,達到群眾團隊凝聚人、關心人、引領人的工作目標。

(二)骨幹帶動,為學習型團隊建設注入活力

為了體現團隊學習活動的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街道還注重培養和發現團隊領袖人才,以他們的專業特長和人格魅力去影響團隊成員,營造出一種“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團結向上的團隊氛圍。街道對各團隊骨幹采取“挖掘、培養、使用”並舉的工作模式。一是挖掘,近兩年在團隊中發現、發掘、培養培訓了一批年輕的團隊骨幹,優化了骨幹隊伍,使骨幹隊伍結構呈現出“低年齡、高學曆”的發展趨勢;二是培養,對團隊骨幹進行資格和技能培訓,使骨幹們掌握文、體、科、教的最新動態,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指導能力及思想道德修養,大大調動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也為他們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使用,充分發揮團隊骨幹在學習型團隊建設工作中的“播種員、宣傳員、指導員、信息員”作用。伴隨著工作的深入,社區裏湧現了韓珊琴、蔡心培等一批團隊骨幹,他們以滿腔熱情無私奉獻、甘願吃苦、不計報酬、任勞任怨、心係群眾、熱心服務的精神,傳授團隊技能,提高團隊水平,贏得了社區居民的喜愛。

(三)搭建平台,展示學習型團隊創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