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實現校外藝術教育與社會資源互利共享發展錢文華(1 / 3)

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校外藝術教育作為基礎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正日益展現出它在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方麵獨特的功能和無法估量的巨大作用,校外藝術教育不僅承擔著提高廣大青少年藝術技能技巧及藝術素養的責任,而且還承擔著青少年道德教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任務。校外藝術教育已經逐漸從單純藝術類培訓向多元化的大校外藝術教育進行深刻的轉型,而校外藝術教育與社會資源互利共享已成為校外藝術教育主動適應和轉型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校外藝術教育與社會資源互利共享發展的必要性

在教育轉型發展的新時期,校外藝術教育應當積極而主動地同社會藝術教育資源發生各種必需的有機聯係,形成資源互為補充共享的發展局麵,在此,“互利”的概念應當理解為校外藝術教育資源需由校外教育機構與社會藝術教育資源共同開發動態相互補充;而“共享”的概念則是開發的資源應當有更多的群體進行共同享受,因此,一方麵,校外教育的藝術教育資源要向社會開放,努力引導和參與社會藝術教育活動;另一方麵,社會也應向校外藝術教育開放可供利用的藝術教育資源,滲透參與校外藝術教育活動。實現“大校外”藝術教育要求的格局,即校外藝術教育社會化,社會藝術資源教育化。

徐彙區經過多年努力已逐步形成青少年校外藝術教育活動的區域文化,長期以來,徐彙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與藝術、文化等社會資源合作開展各類校外藝術教育活動,並結合各類社會資源的特點,從人員、場地、經費等諸多方麵進行了有益的運作和探索,促進了青少年校外藝術活動與社會藝術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相結合,以活動中心為核心樞紐,以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形成校外藝術教育體係。徐彙區校外藝術教育與社會資源的互利共享局麵,是徐彙區成為全國課外文體工程示範區和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的重要實踐成果之一。

二、開發社會高端人才資源是校外藝術教育的有效保證

開發和擁有高質量的多元化的校外藝術教育師資隊伍,是不斷推進校外藝術教育的有效人力保證,在力求提高自身校外藝術師資隊伍質量的同時,徐彙區充分挖掘、利用區域內外豐富的藝術人才資源,通過建立藝術指導團的形式不斷擴充編外的高質量的校外藝術教育師資隊伍,使其成為校外藝術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人才補充、保障和引領。在此方麵,徐彙區的青少年藝術指導團項目可作為品牌予以推介。

徐彙區青少年藝術指導團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初,聘請了40餘位資深藝術家擔任顧問和指導,其中包括梅葆玖、尚長榮、曹鵬等10餘位著名藝術家,聘請的藝術專家涵蓋京劇、戲劇、舞蹈、合唱、器樂等項目。

通過專家引領,既推進了校外藝術活動的廣泛開展,同時,也提高了學校的藝術活動水平,專家們深入學校和校外教育機構,指導開展校外課外藝術活動。並通過對區域內藝術教師的培訓,培養了一批藝術教育的骨幹,他們回到學校後,有力地推動了各校藝術項目的發展。藝術指導團成為區域藝術教育工作的強大動力和後盾。

在指導青少年校外藝術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藝術指導團的組建及功能的發揮,極大地拓展了徐彙區校外藝術活動的師資力量。近20年來,藝術指導團的工作形式和內容不斷擴充和發展,從最初的學生見麵會到舉行藝術類講座,從青少年藝術項目的指導和評估到直接參與對教師的業務培訓,其功能和做法不斷提高和完善,真正發揮了社會相關高端人才的資源作用。

三、社會藝術教育資源是拓展校外藝術活動空間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