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主要病因。多見於鏈球菌感染後,其他細菌、病毒及寄生蟲等感染亦是原因之一。“致腎炎菌株”感染引起機體免疫反應,因免疫複合物沉積而導致腎小球腎炎。

④診斷。依據病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即可診斷。

⑤鑒別診斷。需與急進性腎炎、係膜增生性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和係統性紅斑狼瘡相鑒別。

⑥治療原則。以休息和對症治療為主,不宜使用激素及細胞毒藥物。

三、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1.概念及診斷依據

是臨床上以急進性腎炎綜合征(包括急性起病、尿少、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血尿等)、腎功能急劇變化、早期出現少尿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為特征,病理呈新月體腎炎表現的一組疾病,根據上述臨表、實驗室及病理檢查,多可診斷。

2.常見病因

①繼發於全身係統性疾病如係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②繼發於其他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繼發於膜性腎病;③原發性。

3.鑒別診斷

需與急性過敏性間質性腎炎、急性腎小管壞死、重症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炎等相鑒別。

4.治療原則

及時做腎活檢得到正確診斷和分型,行強化血漿置換療法。

四、慢性腎小球腎炎

①概念。是一組病情遷延、病變緩慢進展、並最終將發展成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腎小球疾病。

②臨床表現。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中、青年為主,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衰竭和貧血等。

③診斷依據。根據l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除外繼發性及遺傳性腎炎,一般可診斷。

④鑒別診斷。需與隱匿性腎小球疾病、急性腎小球腎炎等相鑒別,主要依靠腎活檢做病理檢查。

⑤治療目標及方法。治療目標是防止或延緩腎功能進行性減退,可限製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積極控製高血壓;應用血小板解聚藥;避免有害於腎的因素。

五、腎病綜合征

1.臨床表現

①尿蛋白多於3.59/L;②血漿清蛋白低於30/L;③水腫和;④血脂升高。

2.診斷標準

①②為診斷所必需,如其有①②③、①②④、或①②③④即可診斷。

3.繼發性腎病綜合征的常見原因和主要特點

①sLE:多見於青年女性,伴不同程度的腎外表現和血清免疫學檢查多種異常;②過敏性紫癜:好發於兒童,可見對稱性分布於四肢遠端、臂及下肢的出血性斑點;③糖尿病腎病:除腎病外,尚有血糖增高、視網膜病變等;④澱粉樣變性:為全身性疾病,因澱粉樣物質沉積於全身髒器而致;⑤多發性骨髓瘤:可見貧血、骨骼鼠咬狀破壞區等腎外表現,尿中也可測出輕鏈蛋白。

4.糖皮質激素的應用

是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首選藥物,通過抑製免疫和炎症,抑製醛固酮分泌發揮治療作用。

5.其他治療

如休息,合理飲食等。

6.並發症的防治①感染:不主張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一旦發生感染,及時應用敏感、強效且無腎毒性的抗生素;②血栓及栓塞:應給予抗凝治療,輔以血小板解聚藥;如發生栓塞,及時行溶栓治療;③急性腎功能衰竭:必要時予以透析治療。

六、IgA腎炎

①定義及診斷依據。是一組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的疾病,診斷依靠病理檢查,如有IgA或IgA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C3呈顆粒狀況沉積於腎小球係膜,即可診斷。

②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和特點。好發於青少年,男性較多,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但幾乎均有血尿,最常見的常呈伴或不伴輕度蛋白尿的無症狀性血尿、無浮腫、高血壓及腎功能減退。

七、隱匿性腎炎

①概念。是以無症狀性蛋白尿和(或)單純性血尿為臨床表現的一組腎小球疾病。

②特點。除尿常規異常外,無水腫、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等臨床表現,病理改變較輕,主要為輕微病變,無需特別治療,絕大多數患者腎功能可長期保持正常。

第十四單元 心髒驟停和心髒性猝死

考試要點

①定義;

②臨床表現;

③心髒驟停的處理。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定義

1.心髒驟停

指心髒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導致心髒驟停的病理生理機製最常見的是心室顫動,此外還有緩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頓,持續性室心動過速,電機械分離。

2.心髒性猝死

指由於心髒原因引起的無法預測的突然死亡。

二、臨床表現

1.心髒驟停

意識突然喪失,頸、股動脈搏動消失,呼吸斷續或停止,聽診心音消失。

2.心髒性猝死

經過大致四個時期:前驅期、終末期開始、心髒驟停與生物學死亡。不同病人各期表現各不相同,在猝死前數天至數月,有些病人可出現胸痛、氣促、疲乏及心悸等非特異性

症狀,有些病人則無前驅症狀,瞬即發生心髒驟停。

三、心髒驟停的處理

①建立人工有效循環。暢通氣道後,進行人工呼吸,胸部按壓。

②維持生命活動,恢複自動心搏。維護有效換氣,建立靜脈輸液通道,盡早連接心電監護,進行除顫和複律,同時或可應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藥物。

③增加心排血量和維持血壓。腎上腺素為首選藥。

第十五單元 高血壓

考試要點

①原發性高血壓;

②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病因及其特點。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原發性高血壓

1.危險因素

有遺傳、肥胖及膳食因素。如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生密切相關。

2.診斷

診斷標準見下表。

3.分期

少有一項器官損害的表現,如左心室肥原、視網膜動脈變窄,蛋白質和(或)血肌酐輕度升高、超聲或X線示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三期:出現器官損害的臨床表現,如心髒發生的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可發生短暫腦缺血發作、腦卒中、高血壓腦病,眼底可醋現視網膜出血、滲出物,伴或不伴視乳頭水腫,腎髒可發生腎功能衰竭,血管可發生動脈夾層發離,動脈閉塞性疾病。

4.高血壓急症的臨床表現及處理

高血壓急症包括三種臨床類型:①惡性高血壓:主要為血壓明顯升高,舒張壓>16.9KPa,眼底出血、滲出和乳頭水腫。②高血壓危象:患者在短期內血壓明顯升高,出現頭痛、煩躁、心悸、多汗、惡心、嘔吐、麵色蒼白或潮紅、視力模糊等征象,發生的機製是交感神經活性亢進和循環兒茶酚胺過多,收縮壓可達33.8kPa,舒張壓l5.6KPa以上。③高血壓腦病:血壓突然或短期內明顯升高,出現中樞神經功能障礙征象,如嚴重頭痛、嘔吐和神誌改變。

處理:首先應迅速降壓,常用的藥物有硝普鈉、硝酸甘油和硝苯地平,同時也對靶器官的損害和功能障礙予以處理。

二、繼發性高血壓的常見病因及其特點

1.常見病因

常見病因有:①腎實質性高血壓;②腎血管性高血壓;③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④嗜鉻細胞瘤;⑤皮質醇增多症;⑥主動脈縮窄;⑦妊娠高血壓。

2.特點

①腎實質病變:急性腎小球腎炎,多見於青少年,有急性起病及鏈球菌感染史,有發熱、血尿、水腫史,鑒別並不困難。慢性腎小球腎炎、有反複水腫史、明顯貧血、血漿蛋白低、蛋白尿出現早而血壓升高相對輕、眼底病變不明顯症狀。

②腎動脈狹窄:可為單側或雙側性。病變性質可為先天性、炎症狀或動脈粥樣硬化性,前兩者主要見於青少年,後者見於老年人。凡進展迅速的高血壓或高血壓突然加重,呈惡性高血壓表現,藥物治療無效,均應懷疑本症。③嗜鉻細胞瘤:凡血壓波動明顯,陣發性血壓增高伴心動過速、頭痛、出汗、蒼白症狀,對一般降壓藥物無效,或高血壓伴血糖升高、代謝亢進等表現者均應疑及本病。

④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本症係腎上腺皮質增生或腫瘤分泌過多醛固酮所致。臨床上以長期高血壓伴頑固的低血鉀為特征,可有肌無力、周期性麻痹、煩渴、多尿等。血壓多為輕、中度增高。

⑤庫欣綜合征:係腎上腺皮質腫瘤或增生分泌糖皮質激素過多所致。除高血壓外,有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皮膚紫紋、毛發增多、血糖增高等特征,診斷一般並不困難。

⑥主動脈狹窄:多數為先天陛血管畸形,少數為多發性大動脈炎所引起。特點為上肢血壓增高而下肢血壓不高或降低,呈上肢血壓高於下肢的反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