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女性生殖係統解剖
考試要點
一、骨盆
①骨盆的類型;
②骨盆與分娩相關的解剖特點。
二、骨盆底
①骨盆底;
②會陰。
三、外生殖器
①外陰的範圍;
②外陰的組成。
四、內生殖器
①內生殖器及其功能;
②內生殖器與臨近器官的關係。
五、女性生殖係統血管和淋巴
①盆腔血管來源與分支;
②女性盆腔淋巴分布與各器官淋巴管的流經方向。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骨盆
1.骨盆的類型
骨盆的類型有女型、男型、類人猿型和扁平型四種。
2.骨盆與分娩相關的解剖特點
以恥骨聯合上緣、髂恥緣及骶岬上緣的連線(即骨盆界線)為界,將骨盆分為假骨盆和真骨盆,骨盆界線即骨盆入口。
假骨盆又稱大骨盆,位於骨盆分界線之上,與產道無直接關係,但某些徑線的長短關係到真骨盆的大小。真骨盆又稱小骨盆,位於骨盆分界線之下,是胎兒娩出的通道,又稱骨產道。
二、骨盆底
1.骨盆底
骨盆底由多層肌肉與筋膜組成,封閉骨盆出口、尿道、陰道及直腸經此貫穿而出,盆腔髒器賴骨盆底承載並保持正常位置。
2.會陰
會陰體也是骨盆底一部分,指陰道口與肛門間的包括皮膚、肌肉、筋膜(會陰中心腱)的軟組織。分娩時易裂傷。
三、外生殖器
1.外陰的範圍
女性外生殖器又稱外陰,係指恥骨聯合至會陰和兩股內側之間的組織。
2.外陰的組成
由陰阜、大陰唇、小陰唇、陰蒂和陰道前庭組成,前庭包含了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陰道口及處女膜。
四、內生殖器
1.內生殖器及其功能
①陰道:陰道上端包圍宮頸的部分稱陰道穹窿,後穹窿頂端與直腸子宮陷凹貼接,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②子宮:子宮內膜受卵巢激素的影響產生月經,懷孕期子宮內膜發展為蛻膜,對受精卵的著床和胎兒孕育有重要作用;③輸卵管:為精子與卵子相遇的場所,傘部有“拾卵”功能;④卵巢:產生卵子及性激素。
2.內生殖器與臨近器官的關係
①尿道:位於陰道前麵;②膀胱:位於子宮之前,膀胱底部與宮頸及陰道前壁相鄰;③輸尿管:在闊韌帶底部距宮頸約2cm處在子宮動脈後方與之交叉下行;④直腸:中段覆於宮頸及子宮後壁。
五、女性生殖係統血管和淋巴
1.盆腔血管來源與分支
血液供應主要是來自卵巢動脈、子宮動脈、陰道動脈及陰部內動脈。卵巢動脈經骨盆漏鬥韌帶供應卵巢、輸卵管,末梢並與子宮動脈分支吻合;子宮動脈上支供應子宮體及卵巢、輸卵管,下支供應宮頸及陰道上段;陰道動脈和陰部內動脈供應陰道下部、外陰、會陰、肛門等血供。
2.女性盆腔淋巴分布與各器官淋巴管的流經方向
女性生殖器官的淋巴係統首先彙集進入沿髂動脈的各淋巴結,然後進入沿腹主動脈周圍的腰淋巴結,最後注入胸導管的乳糜池。內生殖器淋巴包括三組:髂淋巴組、腰淋巴組和骶前淋巴組。
第二單元 女性生殖係統生理
考試要點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女性一生各時期的生理特點
①新生兒期;
②幼年期;
③青春期;
④性成熟期;
⑤更年期;
⑥老年期。
二、月經
①月經生理;
②經期衛生。
三、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變化
①卵巢的生理功能;
②卵泡發育、黃體形成的周期改變;
③卵巢的內分泌功能。
四、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
①增生期;
②分泌期;
③月經期。
五、性周期的調控
①卵巢的發育、結構與功能;
②下丘腦的神經內分泌調節;
③腺垂體對卵巢功能的調節。
一、女性一生各時期的生理特點
1.新生兒期
出生4周內胎內受母體女性激素影響可出現乳房腫大、分泌少量乳汁、陰道有少許白帶或出血,7日內自然消失。
2.幼年期
出生4周到12歲左右體格發育但生殖器官呈相對靜止階段,10歲起有少量卵泡發育,女性特征開始出現。
3.青春期
身體及生殖器官發育迅速,第二性征形成。
4.性成熟期
18歲左右開始,持續30餘年,卵巢功能成熟,出現周期性排卵和分泌激素。
5.更年期
一般發生在45.55歲,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經量漸少,最後絕經。
6.老年期
印歲後卵巢功能進一步衰退、老化、生殖器萎縮,機體衰老,代謝紊亂,免疫功能衰退。
二、月經
1.月經生理
月經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標誌之一。
2.經期衛生
避免性生活及遊泳,保持局部衛生,注意勞逸結合。
三、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變化
1.卵巢的生理功能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主要功能是周期性排卵和分泌激素。
2.卵泡發育、黃體形成的周期改變,
①月經周期中有多個卵泡發育,但隻有一個卵泡達到成熟;②成熟卵泡移向卵巢表麵,卵巢的表層細胞變薄破裂,卵細胞隨卵泡液流出;③排卵後血液流入腔內形成血體。顆粒細胞發育為顆粒黃體細胞。在排卵後8天黃體發育達高峰,稱為熟黃體。
3.多口巢的內分泌功能
卵巢主要合成及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亦合成小量雄激素。排卵前卵泡內膜細胞分泌雌激素,排卵後黃體細胞分泌雌、孕激素。
四、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
子宮內膜的組織學變化。子宮內膜有兩層。功能層居宮腔表層,基底層邁子宮肌層。功能層受卵巢激素的影響呈周期性變化。在卵巢周期的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上皮與間質細胞呈增生狀態,稱增生期;至黃體形成後孕激素作用下,使子宮內膜內增生轉變為分泌期,一般月經周期為28天,就組織學觀察又可分為增生期、分泌期和月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