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調節,下丘腦又接受大腦皮層的支配。但卵巢所產生的激素還可以反過來影響下丘腦與垂體的功能,即所謂反饋作用。通常將三者合稱為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
第三單元 妊娠生理
考試要點
一、受精與著床
二、胎兒附屬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①胎盤;
②胎膜;
③臍帶;
④羊水。
三、妊娠期母體變化
①生殖係統及乳房的變化;
②循環係統的變化;
③血液的變化;
④泌尿係統的變化。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受精與著床
精子進入陰道後經過宮頸管、官腔進入輸卵管,在輸卵管壺腹部與峽部連接處與從卵巢排出後進入輸卵管停留在此的卵子相遇並結合稱為受精。晚期囊胚侵入到子宮內膜的過程,稱為受精卵著床。
二、胎兒附屬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1.胎盤
由羊膜、葉狀絨毛膜和底蛻膜構成,是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胎盤的
功能包括氣體交換、營養物質供應、排除胎兒代謝產物、防禦功能以及合成功能。合成功能主要合成激素和酶。
2.胎膜
由絨毛膜和羊膜組成。
3.臍帶
含一條臍靜脈和兩條臍動脈。胎兒通過臍帶血循環與母體進行營養和代謝物質的交換。
4.羊水
功能是保護胎兒和母體。
三、妊娠期母體變化
1.生殖係統及乳房的變化
(1)生殖係統的變化
①子宮:子宮體逐漸增大變軟;子宮峽部逐漸伸展拉長變薄;宮頸於妊娠早期充血及組織水腫,接近臨產時,宮頸管變短並出現輕度擴張;②卵巢:略增大,一側卵巢可見妊娠黃體;③輸卵管伸長;④陰道黏膜變軟,充血水腫呈紫藍色;陰道上皮細胞含糖原增加i有利於防止感染;⑤外陰皮膚增厚,大小陰唇色素沉著。
(2)乳房的變化
乳房於妊娠早期開始增大,充血明顯,乳頭增大變黑,乳暈變黑,乳暈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蒙氏結節。
2.循環係統的變化
①心髒:妊娠後期心髒向左、右上、向前移位,心髒容量增加,心率加快,多數孕婦的心尖區及肺動脈區可聽見柔和吹風樣收縮期雜音,產後逐漸消失,心電圖因心髒左移出現軸左偏,心音圖多有第一心音分裂。
②心搏量增加。
③血壓: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壓偏低,晚期血壓輕度升高。
④靜脈區:妊娠對上肢時前靜脈壓無影響,股靜脈壓於仰臥位、坐位或站立時均明顯升高。
3.血液的改變
血容量增加,紅細胞、白細胞、凝血因子增加,血漿蛋白減少。
4.泌尿係統的變化
腎髒略增大,腎血漿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於妊娠早期均增加,以後在整個妊娠期間維持高水平。夜尿量多於日尿量。
第四單元 妊娠診斷
考試要點
一、早期妊娠診斷
①病史與症狀;
②檢查與體征;
③輔助檢查。
二、中晚期妊娠的診斷
①病史與症狀;
②檢查與體征;
③輔助檢查。
三、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
①胎產式;
②胎先露;
③胎方位。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早期妊娠診斷
1.病史與症狀
有停經、早孕反應和尿頻。
2.檢查與體征
孕6周起子宮頸變軟,呈紫藍色,峽部極軟,出現Hegar征,子宮變軟增大,是重要的診斷依據,8周起乳頭乳暈色素增加及Mont.gomery結節也有助診斷。
3.輔助檢查
包括超聲檢查、妊娠試驗、宮頸黏液檢查、黃體酮試驗,基礎體溫測定。
二、中晚期妊娠的診斷
1.病史與症狀
有早期妊娠的經過,並感到腹部逐漸增大和自覺胎動。
2.檢查與體征
①子宮隨妊娠進展逐漸增大;②孕18~20周開始自覺胎動;③孕20周後用聽診器能聽到胎心音,呈雙音,120~160次/分;④孕20周後可觸及胎體。
3.輔助檢查
超聲檢查最有價值,能顯示胎兒數目、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有無胎心搏動以及胎盤位置,還能測量胎頭雙頂經等多條經線,並可觀察有無胎兒畸形。孕後l2周可顯示胎兒心電圖。
三、胎產式、胎先露、胎方位
1.胎產式
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的關係為胎產式,分為縱產式、橫產式和斜產式。
2.胎先露
最先進入骨盆人口的胎兒部分稱胎先露,縱產式有頭先露和臀先露,橫產式為肩先露。
3.胎方位
胎兒先露部的指示點與母體骨盆的關係稱為胎方位。
第五單元 孕期監護及保健
考試要點
一、圍生醫學概念
二、孕婦監護
④產前檢查的時間;
②首次產前檢查;
③複診產前檢查。
三、孕婦管理
①實行孕產期係統保健的三級管理;
②使用孕產婦係統保健卡;
③對高危妊娠的篩查、監護和管理。
四、胎兒宮內監護及胎兒宮內診斷
①胎兒宮內監護;
②胎盤功能檢查;
③胎兒宮內診斷。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周生醫學概念
圍生醫學又稱圍產醫學,是20世紀70年代迅速發展的一門新興醫學,是研究在圍生期內加強對圍生兒及孕產婦的衛生保健,也就是研究胚胎的發育、胎兒的生理病理以及新生兒和孕產婦疾病的診斷與防治的科學。
國際上對圍生期的規定有4種,即:圍生期I、圍生期Ⅱ、圍生期Ⅲ、圍生期Ⅳ。
二、孕婦監護
1.產前檢查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