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那島那野人(1 / 2)

五年苦修,南方變化挺大。

兩年前,曹操和呂布在休養了三年,以及在劉銘故意的培養下,迅速恢複了元氣,再次發動了戰爭。

此刻曹操麾下已經不僅僅是原班人馬,不少道宗和武宗外門弟子都紛紛加入,如今在他麾下居然有三支王牌部隊。

呂布卻是固步自封,麾下就隻有一個陳宮作為謀主。顯然,他似乎打算用這個來證明,陳宮對他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武將方麵倒是多了幾個,這是為了平衡麾下部將,確保某個部將不會一支獨大的結果。

雙方戰爭的結果也不用多說,呂布被道宗弟子坑得很厲害,差點全軍覆沒。最後帶著二千殘部投靠已經成為徐州牧的劉備,被派去鎮守沛郡。

沛郡經過劉備三年的整治,已經基本上恢複了一些生氣,不過人丁稀少依然是硬傷。更重要的是,這裏的百姓受到劉備的恩惠,對劉備是忠心耿耿,故而就算呂布被派到這裏,劉備要有自信他沒辦法對自己怎麼樣。

安心給自己當一隻守門狗便是,別再做什麼諸侯夢了!

通過情報,劉備早就知道呂布吃敗仗的原因,心高氣傲的呂布就是失敗在對世道認知的不足上。時代已經不同的,不招募一些道宗和武宗的外門弟子,諸侯根本就當不久,這不,自己麾下都有十幾個新部下了。

孫策也差不多,在袁術麾下的時候,趁著對外作戰的機會招募了不少道宗弟子,其中一位名為軒轅梓的弟子,直接用計幫他脫離了袁術麾下,甚至還把袁術花費不少人力物力才打下來的吳越之地,長江以南的部分都給占了去。

不過當了諸侯之後,據探子所言,孫策不太相信道門弟子。隻因道門弟子有一脈名曰琅邪宮,宮主於吉在江南頗有聲望,儼然比他還大。

任何當權者,最討厭的就是別人淩駕於自己之上。眼看身邊的道宗弟子都對於吉的行為視而不見,孫策自然疏遠了他們。同時大力提拔江東本地的士族文人,比如張昭張紘兩兄弟,比如魯肅,比如顧雍等……

結果很明顯,道宗弟子投靠孫策,那是帶著他們自己利益的目的。當利益和投入不成正比的時候,道宗弟子就沒有任何義務幫助孫策。

孫策最終是不顧道宗弟子的想法,取締了琅邪宮,禁止在道宗南方傳教。於是道宗順勢導演了一處刺殺遊戲,孫策遭到了昔日仇人的食客刺殺。刺客下了狠手,故而孫策甚至連遺言都沒有說就掛掉了。

本來應該是孫策的兒子孫紹繼承他的地位,然而吳國太孫氏卻是發話,把繼承人的位置轉給了孫策的弟弟孫權。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孫氏算是看清楚了,和道宗交好的孫權,才有辦法安安穩穩的即位。若是孫紹即位,隻怕不久就可以得到他暴病身亡的消息。

孫權隻怕是沒辦法理解自己母親的這個真實想法,隻認為是老夫人總喜歡幼子,故而也心安理得的坐穩了這個位置。

道宗再次在南方傳教,隻是沒有琅邪宮一支的份,這是最後的遮羞布。

青州剛剛拿下來,劉銘後院的幾個女眷這兩年給家裏回信,表示劉銘這裏多麼多麼的好,他對自己是多麼多麼的好,你們若是來也一定會多麼多麼的好。

那好啊,為什麼不去呢?

於是青州基本上都沒有打,就開門向劉銘請降了。至於前幾年自稱天子的闕宣,似乎隻活了六個月就被曹操和陶謙的聯軍消滅了,順便在青州撈了一筆。

呂布是最大的受益人,在青州撈了不少,臨危之際還不出手幫忙。但闕宣要完蛋的情況下,私下派了一支部隊過去,比曹操和陶謙撈得還要狠。

當時,誰都沒把青州當成是大漢的領土,仿佛離開了兗州或者徐州,就是另外一個國家了一般。華夏人的劣根性,在這個地方表現得淋漓盡致。

劉銘占領這裏的時候,呂布選擇了無視,此刻他沒多少人馬,拚不起。

曹操選擇打秋風,厚黑學方麵,曹操深得‘黑’這一昧。至於陶謙,當時已經掛掉,不說了。而繼承他勢力的劉備,卻是深得‘厚’這一昧,不顧以前雙方齷蹉,派人送上禮物道賀。

他這幅姿態,劉銘也不好直接南下吞了他的勢力了。劉備卻是因此逃得一難,比起勢力覆沒而言,些許的羞辱其實還真的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