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劉基洞(2 / 2)

在這裏,你是否會回想起當年的點點滴滴,是否還記得當年指點江山的書生意氣?

你會想起,朱元璋派孫炎請你出山,你婉言拒絕,以祖傳寶劍相贈,他退回寶劍並附詩道:“寶劍光耿耿,佩之可以當一龍。還君持之獻明主,若歲大旱為淋雨。”

你會想起,你初出茅廬三個月,陳友諒大舉進攻,有人主張投降,有人主張退避,你拍案而起,力主迎敵,最終龍江一戰,朱元璋以少勝多,政權得以鞏固。

你會想起,鄱陽湖血戰,正如你詩中所說:“將軍金甲箭攢蝟,戰士鐵衣汗如雨”,最終陳友諒的60萬大軍灰飛煙滅,自己也命喪流矢之下,而朱元璋則取得徹底的勝利,掃平稱帝的最大障礙。

你會想起,徐達等人率軍直取元大都,朱元璋最終稱帝,建立明朝,完成從淮右布衣到皇帝的華麗轉變。

你也會想起,朱元璋當年對你的知遇之恩,稱讚你“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吳滅漢顯英謨”,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大封功臣時你被遺忘,二十天後朱元璋才想起來給你補封了一個誠意伯。最終,你又落到這步田地!

朱元璋曾稱你為“吾之子房也”。不錯,曆史驚人的相似,劉邦從一個小小的泗水亭亭長成為皇帝,靠的是蕭何、韓信、張良,朱元璋從還俗的和尚成為皇帝,憑的是李善長、徐達,還有你。淡淡一籠袖,陳友諒大軍崩潰;輕輕一揮手,元王朝大都陷落。鎖眉時,張口奇計出;談笑間,舉手偉業成。你比諸葛亮幸運,輔佐的不是扶不起的阿鬥;你比文種明智,及早地功成身退避免慘遭橫禍。

穿越了近七百年的曆史與滄桑,我站在了劉老先生麵前。這種感覺是難以言表的,這種靈魂的對話是超越時空的。我隻能用一首詩來表達我的景仰之情。

名留青史上,功績定明邦。

神策齊諸葛,奇謀勝子房。

鐵騎征蒙古,巨艦戰鄱陽。

探訪劉基洞,今人淚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