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心態這玩意,講的已經夠多了,五六年都講這個,實在是自己都覺得無聊。而且呢,心態好壞和人的成長經曆有很大關係,並不是說今天你聽我講了一堂課,看了一篇新人指南心態就能迅速的好起來,改頭換麵成就一個全新的自我。
但是,還是再講一講吧。一則是剛看過驍騎校寫的《亂侃作者與網站的三層關係階段》(注釋1),二則最近我聽到的抱怨逐漸多了起來。
驍騎校這個同誌呢,在網文裏也混了六七年,網上鐵粉很多,實體書銷量也不錯,影視改編賣了大公司,自己上過CCTV和各類紙媒,也進了作家協會,拿過國家級的大獎,在北大講過課,等等等等。反正從哪個方麵看,成績都算是比較頂尖的了。但是呢,我個人最欣賞他的一點並不是他書寫的好,和網站合作無間,而是他的心態特別的好。
他是為數不多能站在行業的角度去看問題的作者,對新人的扶持也是打心眼裏的不玩虛的,他老說自己見不得有些作者走歧路,想方設法的幫助他們。我說你啊,你是在為網文留才。
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利己的人,大眾都是這樣的。就算是我,驍騎校這樣對行業有公心的人,也一樣會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但是差別呢,就在於為自己考慮還是隻為自己考慮?
說教是大眾最討厭的,誰需要誰去說教呢?大多數的人爹媽說的都不聽,怎麼會聽陌生人的?在麵上的聽之後隱藏的難道不是現實的利益需求?
路都是自己選的,決定最終都是自己在下,別推說誰誰誰要求我咋樣咋樣的,大家都明白,那隻是借口而已。自己走的路好壞都是自己負責,作為編輯呢,把話說到了,客觀情況分析到位了就OK了。誰能一輩子不犯點錯,走點錯路呢?隻是有的代價大了點而已。
任何一個作者呢,走到前頭來,成為大神小神的,可以說都是綜合因素的結果。有你能看的到的因素,也有你看不到的因素,有你看的到的付出,也有你看不到的付出。有些作者實力是不錯,但其實這世界上碼字的人這麼多,實力真的天差地別麼?國家競爭講綜合實力,作者競爭不也是這樣?隻看到賊吃肉,你也想吃肉,看到賊挨打,自己還叫好這種心態是不行的。
在講作者應有的心態之前,我先講一下做編輯這九年以來,我自己心裏對作者階層的幾種劃分吧。
第一種呢,同誌+戰友+兄弟。同誌呢,就是誌同道合,為網文努力,不拖網站的後腿,戰友呢,就是一起吃過苦,一起扛過槍,一起過過事,不離不棄。兄弟就不用講了,跟自己親人一樣。
第二種呢,朋友。朋友就是有感情的,相互幫忙,相互支持。也談錢,但是不傷感情。
第三種呢,合作夥伴。要成為夥伴,就得彼此信任,沒有信任感,老是想背地裏搞點啥的就不能成為合作夥伴。
第四種呢,供應商。這個最簡單,求啥得啥。有的作者就和我說了,我隻求財,別的隨便。OK,那就是供應商了,進貨給錢,保證質量就行。
這四種劃分,不是靠我的先見之明或者是先入為主,主要靠合作過程中的相互了解,靠事,不是靠說,不管是誰,多大牌或者多小牌,都是從供應商一點點做起來的。驍騎校當年和我說沒有錢也寫100萬字完本,我都不信,這樣說的作者太多了,太監的就更多了。最後靠啥?靠這七年的過程來證明。
除了錢和推薦以外,軟性的資源分配,主要是按照這四種關係來劃分的。當然,現在很少有人會覺得軟性資源是值錢的,對隻想混個幾年的作者來說,確實沒用,所以一般我也不廢話。但是和網站一路走來的作者朋友,應該會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另外,要說生活壓力呢,在這個世界上誰能沒有呢?抱怨呢,也是都有的,可以理解,但是不想聽。你願意聽人抱怨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尤其是一邊拿著錢,一邊還罵罵咧咧冷嘲熱諷的,我總覺得做法上的有欠考慮的。即便不合作了,留個好印象不好麼?更何況君子絕交,不出惡聲。咱還合作著呢。
我以前說過,哪怕是關係最好的夫妻,一輩子也有200次以上實在過不下去要分手的念頭。人有怨念的時候,最常見的想法就是:我這麼這麼好,別人卻待我這樣這樣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