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分冠

部分冠僅覆蓋牙冠的一部分,一般是為了美觀,讓自然牙的唇、頰麵暴露。但有時是為了減少牙體組織的磨切,或滿足冠就位的需要,也可以將金屬覆蓋患牙的頰側而將舌側天然牙麵暴露。常用的部分冠有3/4冠和開麵冠。

1.3/4冠

主要用學箭牙和前磨牙,它覆蓋牙的鄰麵、舌麵和切緣(牙合麵),顯露金屬少,固位良好,固位主要靠冠的組織麵與患牙牙體間形成的摩擦力,特別是鄰軸溝阻止冠的舌向脫位。

鄰溝對3/4冠的固位起著重要作用,溝越長、越寬、越深則固位力越強。但其長度不能超出片切麵,深度不能影響牙髓,寬度不能削弱抗力形。所以要求患牙有一定的切(牙合)齦高度和較厚的唇、舌徑。

前牙3/4冠常用作固定橋的固位體,有時切角和切緣的牙體缺損,也可用3/4冠修複,如果鄰麵齲涉及到唇麵,一般不宜采用3/4冠。也適應於後牙舌、牙合麵缺損、舌尖折斷等修複不宜做全冠或充填治療者。

(1)前牙3/4冠的牙體預備

①鄰麵預備,兩鄰應互相平行,適當的向舌側傾斜,也可順著牙長軸適當向切端方向聚攏;②切斜麵預備,用砂輪由切端唇緣向舌緣磨切或與長軸成450的斜麵,並與兩側片切麵相連;③舌麵預備,要求在正中牙合、前伸』f。時,患牙舌麵有0.5mm的間隙,另隻要有較明顯的舌隆突,就作兩段預備,第一段從切斜麵的舌邊緣到舌隆突頂,均勻磨除一層,並注意咬合關係;第二段自舌隆突頂至齦邊緣,要求沒有倒凹;④鄰溝預備,要求鄰溝深度為lmm,與脫位方向成900或小於900的銳角;兩鄰溝要互相平行沒有倒凹;在片切範圍內,應盡量爭取鄰溝長度,鄰溝從切端到齦緣逐漸變淺變窄;止端可形成小肩台,但根據需要也可采用無階台形式;止端在片切界線內0.5mm以上。

(2)後牙3/4冠的牙體預備

後牙3/4冠的牙體預備與前牙3/4冠基本相同,其不同點有:①牙合麵預備,牙合麵磨出0.5—0.8mm的問隙;駱麵以中央溝為基底,預備牙合溝深lmm以上,與就位道方向一致;鄰溝預備,位置在鄰麵頰1/3與中1/3的交界處;方向與牙長軸平行,與就位道一致;深度可適當大於lmm;必要時可在牙合麵增加釘,洞等輔助固位。

2.開麵冠

在金屬全冠的基礎上,磨除唇或頰麵的大部分,僅保留一頸環,以阻擋冠向舌側脫位,開麵冠也可用焊接的方法或鑄造術製作。

適應證與3/4冠基本相同,一般用於前牙和某些前磨牙,特別適合前牙深覆牙合;不適合尖形牙,因為尖形牙的牙頸部倒凹較大。

開麵冠的牙體預備,與3/4冠基本相同,但不需製備鄰溝;咬合部分磨除0.25—0.3mm的問隙;

開麵的要求:①形狀應與該牙唇麵的外形基本一致,各邊緣必須與牙體完全密合;②近、遠中邊緣止於預備牙的唇邊緣;③切緣可適當包過切緣到唇麵,但不宜超過0.5mm;④頸環的寬度,一般為1.5。2mm,其曲線曲度基本上與齦緣線一致。

五、全冠

全冠是覆蓋整個牙冠表麵的帽狀修複體。其固位力的獲得是靠全冠的內壁與牙體表麵密合而產生的摩擦力及粘固劑的粘結力。與其他修複體相比,全冠修複體與牙體的接觸麵積最大,所產生的摩擦力與粘固力也最大。因而它是修複體中固位力最強者,不僅可用於修複單個牙體缺損,也是固定橋的首選固位體。全冠對牙體的保護作用好,損害相對也較少,且全冠外形線短,邊緣多位於齦脊頂下,繼發齲比嵌體及部分冠低。

1.全冠的適應證

全冠的適應證主要如下:

①牙冠嚴重缺損,固位力和抗力較差,不能用充填和嵌體及部分冠修複者。

②牙冠畸形或錯位牙的改形。

③恢複低牙合牙的牙合關係,恢複接觸不良的鄰接關係。

④預防牙冠的折裂,保護薄弱牙尖。

⑤牙冠折斷或半切除術後需要以修複體恢複正常解剖外形、功能者。

⑥牙本質過敏症,用一般脫敏治療難以見效者。

⑦固定義齒的固位體及牙周病矯形治療的固定夾板。

⑧活動義齒的基牙缺損需要保護或基牙牙冠突度不夠者,可用全冠恢複軸麵突度。

⑨對齲患率高的患者,牙體缺損可用全冠恢複。

2.鑄造全冠

鑄造全冠是用金屬材料鑄造而成的全冠,常用的材料有中熔合金例捆金合金、銅合金,高熔合金例如l8—8不鏽鋼、鑽鉻合金等。鑄造全冠需根據缺損、咬合及鄰接情況決定厚度和恢複外形,還可根據牙體組織的固位和抗力需要,靈活地增加溝、洞、釘洞等輔助固位形,以獲得良好的固位。隨著我國齒科材料的不斷開發,鑄造設備和工藝的不斷改進,鑄造全冠已越來越廣泛地用於臨床,成為一種理想的後牙修複體。

(1)鑄造全冠的優點

①固位力強。

②便於恢複符合生理要求的咬合、鄰接關係。

③便於恢複軸麵良好外形,建立良好的外展隙及鄰間隙。

④齦邊緣和牙體組織更為密合,容易修整和控製齦邊緣的形態,把對齦組織的刺激減至最小。

但是,由於金屬顏色的限製,鑄造全冠隻限用於後牙的牙體缺損修複。

(2)鑄造全冠的牙體製備

①鑄造全冠製備時應注意的問題。鑄造全冠的牙體製備原則與嵌體及部分冠的製備相似,但其外形及固位原則與之不同,因此,鑄造全冠的牙體製備應注意以下問題。

A.冠邊緣的位置。鑄造全冠邊緣的位置關係到全冠的固位力。置於齦緣下能增強修複體固位力,但為了少切割正常牙體組織,有時也置於齦緣之上。一般情況下,特別是牙冠較短的牙體,冠邊緣應置於齦緣之下。對牙齦萎縮或患牙牙冠長、軸麵突度過大者,齦邊緣可置於齦緣之上,以保存較多的牙體組織。

B.牙體製備必須保證鑄造全冠能獲得最大固位力。鑄造全冠的固位是以牙體的正確製備及全冠與牙體的密合而獲得的。冠的高度是一個重要因素,因而要盡量保留製備牙冠的高度,並使製備體的各軸壁保持相互平行。保持牙合麵原有的解剖形態,也是獲得固位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牙合麵的尖、斜麵、溝等形態能抵禦牙合麵受力時的旋轉脫位,若將牙合麵製成一個平麵,就會失去這種對抗旋轉脫位的力量。若預備牙冠過低,為增加固位,可采取在近遠中鄰麵增加軸溝,或在牙合麵增加固位釘等措施。牙冠嚴重缺損者應考慮以樁、釘加固,形成銀汞合金核或樹脂核後再做牙體製備。若牙冠過短,而對牙合牙為伸長牙,在製備患牙前,可先適當調磨對牙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