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全冠牙體製備的步驟。為防止製備時損傷牙齦,可用無蠟牙線浸蘸0.1%的腎上腺素壓入齦溝內,待遊離齦退縮,即可開始製備牙體。

全冠的牙體製備按以下4個步驟進行:

A.鄰麵製備。鄰麵製備的方法與後牙3/4冠鄰麵製備相同。其目的也是消除患牙鄰麵的倒凹,與鄰牙分開,為修複體的鄰麵留出容納金屬的厚度,使鄰麵能和整個牙體有協調的就位道。

鄰麵製備可采用細而長的錐形金剛砂車針以高速氣動渦輪機進行,把車針放在鄰麵

接觸點內,順頰舌方向切割,車針的力壓向製備牙體一側,防止傷及鄰牙。切割時高速氣動渦輪機同時噴水降溫,防止產熱而損傷牙髓。在切割牙時,應注意校正切割的方向,避免鄰麵於齦緣處形成肩台。消除鄰麵倒凹,使切割外形達到齦脊頂下,頰緣與舌緣應達自潔區。最後將軸麵角修整平滑。

製備鄰麵也可用單麵金剛砂片進行鄰麵片切。將砂片的光滑金屬麵向鄰牙,把切盤的切刃放在牙合麵邊緣脊上稍外方,切盤與牙冠長軸平行或向牙合端聚合2—4。,使切盤的頰舌向與鄰麵的方向一致,順牙合齦方向切入。片切時,手術者應有良好的支點,防止砂片滑脫損傷軟組織。片切遠中鄰麵時,可換用杯形砂片,凸麵緊貼患牙的鄰廄,控製好砂片方向,防止牙合向聚合角過大。片切時應采用間斷磨切手法及滴水降溫,防止產熱過高而損傷牙髓。最後再用金剛砂針或紙砂片將軸麵角修整平滑。

b.牙合麵製備。牙合麵製備的目的是為鑄造金屬全冠創造牙合麵的間隙。抬麵製備要求將牙合麵均勻磨除0.8~lmm厚,盡量保留牙合麵的解剖外形。在製備前要仔細檢查咬合關係,先將對牙合的伸長牙及有牙合幹擾的因素做調磨處理,再做患牙的牙合麵製備。

製備時先用刀邊砂石或裂鑽在頰、舌溝及其他溝窩處磨出深0.8—1.Omm的溝,然後以此溝為參照按牙合麵解剖形態均勻磨除。牙合麵的磨除量是否達到要求,可用烤軟的紅蠟片放置於製備牙的牙合麵上,囑患者做正中咬合,待蠟片冷卻後取出,直接觀察蠟片厚度。若蠟片被咬穿或呈薄而透明狀,說明此處的磨除量不夠。另一種方法是用微分蠟卡尺直接測量蠟的厚度,由此得知殆麵磨除的精確厚度。若不用蠟片,可用3層咬合紙重疊在一起,讓患者做正中及前伸、側向咬合,如果製備牙體上被咬出藍點,說明此處磨除量不夠。在患者做正中、前伸、側向牙合運動時,牙合麵間隙均要保證厚0.8~1mm。抬麵製備時,若牙合麵缺損已有間隙,應按要求做厚度檢查,不足者再做適當的製備。如果是大麵積的缺損,必須先完成充填或做樁核後再製備。如牙合麵已磨損成平麵,可適當增加頰舌溝的製備或增加釘孔,以增加修複體對旋轉脫位的抵禦能力。若牙冠存在不同深度的缺損,牙合麵可製備成不同深度的箱狀洞型。

C.頰、舌麵製備。頰、舌麵製備的目的是消除倒凹,把軸麵的最大周徑降到牙頸部,並磨除一定量的牙體組織以容納金屬的厚度。

製備時用金剛砂車針先從頰、舌麵的外形最突點到齦緣處,消除倒凹,使牙冠最大周徑降到牙頸部,並使兩軸壁向牙合端的聚合度為20。4。,然後再將外形高點線至牙合緣處的牙體組織製備出全冠需要的容納金屬的厚度,並保持頰、舌溝的外形。若頰、舌麵的製備不足,會使冠的外形大於自然牙外形。上頜後牙舌尖舌斜麵及下頜後牙頰尖頰斜麵處應製備成小斜麵,以保證下頜在做側向黔運動時,都有足夠容納金屬的厚度,否則會造成冠修複體在這部分過薄,或者冠的金屬厚度達到要求時出現牙合幹擾。

D.精修完成。各麵製備完成後,用粒度小的金剛砂車針或柱形砂石將各軸線及牙合軸線角磨圓鈍,不出現尖銳的交界線和局部粗糙麵,最後用細砂片或橡皮輪、橡皮尖以低速將所有的製備牙麵磨光滑。

(3)取印模、灌模、製作代型

取印模、咬合記錄、灌注模型、製作人造石代型、上殆架的方法及步驟與嵌體相同。

(4)蠟型製作

鑄造全冠的蠟型覆蓋整個牙冠,蠟型薄而大,宜采用間接法或間接直接法完成,即在分段牙列模型或可卸代型上製作。

全冠的蠟型製作必須熟悉自然牙的解剖形態,恢複出美觀的外形及提供下頜運動時和諧而有效的咀嚼。因而,全冠蠟型的恢複,特別是牙合麵蠟型的恢複不僅在正中關係位時與對牙合牙有正確的糟接觸,而且要考慮下頜做前伸及側向運動時不出現牙合幹擾。為此,需要注意牙尖高度和分布,溝和脊的方向,以及窩的深度。牙合麵的解剖形態必須與顳頜關節髁狀突的運動相協調,製備中抬麵的加蠟應特別仔細。

鑄造全冠加蠟的方法如下:

①殆麵蠟型恢複。

A.滴蠟法。加蠟工具除蠟匙外,還可用把尖端敲平或磨平的探針,這種探針可在少量加蠟以及對加蠟後的咬合表麵進行修改時使用。加蠟時把工作模型用液體石蠟浸潤,防止蠟型與石膏模型粘連。將需要加蠟的牙體牙合麵分為3等分,頰尖的最初位置在第一個1/3的起點,舌尖的最初位置在中1/3及舌1/3的交界處。上頜第一磨牙的舌尖位置應比頰尖位置稍靠近中。但從頰側看,近中舌尖位於近中及遠中頰尖之問,下頜牙從頰側的外形最高點到舌尖頂點的距離分為3等分,以利於確定頰、舌尖的最初位置。現以上頜第一前磨牙為例,把滴蠟法操作步驟簡述如下:

第一步,在確定的頰、舌尖位置上加蠟,形成錐狀體。

第二步,在錐狀體上加出三角脊。從頰側及舌側牙的頂端到正中發育溝形成頰尖的舌三角脊和舌尖的頰三角脊。

第三步,加蠟形成軸外形脊。分別在頰尖的頰側及舌尖的舌側加蠟形成軸外形脊。

第四步,加出牙尖脊。分別在頰尖和舌尖的近、遠中加蠟,完成近、遠中牙尖脊,進一步完成牙尖形態。

第五步,加出邊緣脊。分別在近中及遠中加蠟形成近、遠中邊緣脊。根據咬合關係,決定此處邊緣脊高度。

第六步,完成牙合麵其餘部分。上述第一至第五步已經完成尖、脊部分的蠟型恢複,此時再用探針加蠟完成其餘部分,並根據牙合架上咬合關係做仔細修改,檢查正中、前伸及側向牙合時的牙合接觸關係,去除可能產牙合幹擾的多餘蠟,最後做出副溝,以利於食物的溢出。

B.功能性牙合麵複製法。在牙合麵形成正常時,抬麵形態的恢複可用複製的方法進行。

即在牙體製備前以矽橡膠印模材料取患牙印模,用嵌體蠟熔化後注入印模中的牙尖部位,冷卻後取出,放在工作模患牙的相應部位,完成牙合麵蠟型。有的在牙體製備完成後,把烤軟的嵌體蠟置於患牙的牙合麵及頰、舌麵上,囑患者做正中咬合。待蠟冷後,保留蠟型,在代型上製作蠟型時,將此蠟型直接放在代型上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