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可摘局部義齒的試戴

(1)戴入

可摘局部義齒製作完成後,要求在口內順利戴人和取下,且固位良好,基托伸展合適,牙合關係良好,患者戴義齒後,能很快適應和恢複功能。有些複雜的義齒,需要做必要的修改才能就位,然後要調正卡環,磨改邊緣和調牙合,義齒才能發揮滿意的效果。

初戴時應注意將基托近齦緣處及進入基牙和組織倒凹的基托適當磨除,以免妨礙義齒就位或壓迫牙齦。義齒就位如遇阻礙不易就位時,不應強行戴人。前後牙缺失的義齒,可使前牙就位或半就位,然後再使後牙就位。後牙缺失的義齒就位道可按設計,從前向後或從後向前斜向就位,或一側先就位,再使另一側就位,或使左右側同時就位。

鑄造支架式義齒完成後,就位困難和發生翹動要仔細分析原因,對支架變形、設計不當可根據情況變形程度做不同處理。若變形嚴重,則需取印模重做義齒。

義齒戴入後,要認真檢查卡環和牙合支托與基牙是否密合,卡環與牙麵密合、卡臂尖、卡環體的位置,若位置不合理,可用技工鉗加以調整;牙合支托略高,可磨改早接觸點,必要時可磨改對頜牙。檢查連接杆和黏膜接觸的緊密程度,殆關係先檢查正中牙合後檢查非正中牙合,如有早接觸點,應調磨到人工牙和天然牙都有均勻接觸。

(2)醫囑

①初戴義齒會有異物感,語言不清晰,唾液分泌增加和惡心等現象,囑患者耐心使用,逐漸習慣。②義齒應按一定的方法取戴,禁止猛力或用牙咬戴,以免義齒變形、折裂。③初戴義齒,應先練習吃軟食,然後再吃正常食物。④義齒應保持清潔,飯後與睡前應取下洗幹淨,以免食物殘渣沉積。⑤一般睡覺時不戴義齒,將其浸於冷水中,禁用沸水燙洗或酒精等藥物浸泡。⑥戴牙後如有不能耐受的疼痛,可將義齒取下泡於清水中,複診前l。2h戴上,以便查明原因,予以正確修改。⑦義齒不合適時應隨時複診,如長期不戴,因口腔組織改變而難以戴入時,就必須重做義齒。

(3)修改

戴牙時應按義齒設計時的就位道方向試戴,輕輕施以壓力,觀察其能否順利就位。如有阻力,應分析原因予以修改。義齒就位困難原因及處理的方法如下:①卡環過緊時卡環體區域有多餘突出的塑料阻擋,可將多餘塑料磨除。②牙合支托因磨損模型或裝盒、充填時移位,可使義齒不能就位。若移位輕,可修改牙合支托或磨改基牙支托窩;移位嚴重者,則需去除支托修理。③基托、人造牙,明顯突起,目測後直接磨去。若阻力點不明顯,可用試紙檢查,磨除其阻擋部分,直至就位為止。④義齒變形常見原因為印模、模型不準;裝盒時支架移位;出盒、磨光時支架、基托變形等。輕度變形可以修改糾正,明顯變形者應該取印模重做。

修改完畢義齒就位後,檢查基托是否平穩,牙合支托是否密合、過長;就位後進行正中牙合、前伸牙合和側殆有無早接觸,要求咬合均勻。經過磨改、調牙合後的義齒,應重新磨光。

6.義齒戴用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處理

(1)基牙或對牙合牙疼痛

咬合早接觸,卡環過緊或人造牙與基牙接觸過緊,產生對基牙的推拉力量所致;義齒設計不當,基牙負擔過重;牙體預備造成牙本質過敏;義齒長期戴用而使基牙發生牙體、牙髓、牙周病變等。應查明原因進行恰當處理,可通過調牙合,調整卡環、人造牙與基牙的關係,減輕基牙負擔;牙本質脫敏治療及牙體、牙周病治療等消除患者基牙的疼痛。

(2)軟組織疼痛

①基托邊緣過長、過銳基托組織麵有多餘的塑料突起;基托進入牙槽脊倒凹區或牙槽脊上有骨尖或骨性隆起,對軟組織的刺激、壓迫擦傷,黏膜發生炎症和潰瘍。這時應磨改基托的邊緣,緩衝基托組織麵,同時用藥物治療患處。②硬區緩衝不夠,因義齒下沉,基托擠壓硬區黏膜而出現的疼痛,應對疼痛區域的基托組織麵進行緩衝。牙合支托折斷而引起義齒下沉所致的疼痛,應修理義齒重新放置牙合支托。③咬牙合壓力過大或過於集中,尤其是遊離端的義齒,因黏膜負擔過重引起疼痛,應調整咬合,減小牙合力,及加大基托以分散牙合力來解除疼痛。④義齒不穩定:咬合時義齒發生移動,致使基托磨擦軟組織而發生疼痛,應找出義齒不穩定的原因進行修改,改進義齒的穩定性。⑤卡環臂過低刺激牙齦,舌側卡環臂過高或過於突出而刺激舌緣引起疼痛,應調整卡環臂的位置或改變卡環設計。

(3)固位差

義齒在咀嚼食物過程中有鬆脫、轉動等現象,其常見原因有:

①卡環不密合或未合理利用倒凹區,因而未能充分發揮卡環的環抱作用,可以調整卡環來改善固位;基牙固位力差,應增加基牙或另行設計固位性能力強的固位體。

②基托不密合,邊緣密封差或基托麵積小,對修複大量缺牙的義齒及遊離端義齒,未能充分利用基托的吸咐力和大氣壓力的作用而影響義齒固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