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
一、新生兒的特點
①新生兒特點(一般特征、皮膚、黏膜);
②新生兒幾種特殊生理狀態。
二、早產兒的特點及護理
①早產兒的特點(一般特征、呼吸、體溫、生長發育);
②早產兒的護理。
三、新生兒常見疾病
①新生兒硬腫症的臨床表現與防治;
②新生兒敗血症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③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及防治。
四、新生兒黃疸
①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
②新生兒黃疸的分類;
③新生兒黃疸常見疾病鑒別。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新生兒的特點
正常足月新生兒是指胎齡滿37~42周,體重在25009以上(平均30009),身長在47cm以上(平均50era)者。
1.新生兒特點(一般特征、皮膚、黏膜)
(1)一般特征
正常新生兒皮膚紅潤,胎毛少;頭發細絲樣分條清楚;耳殼軟骨發育良好,輪廓清楚;乳房可摸到結節;指(趾)甲長達或超過指(趾)尖;腳底足紋多而交錯;男嬰陰囊皺紋多,睾丸降在陰囊內;女嬰大陰唇完全遮蓋小陰唇。
(2)皮膚黏膜
初生嬰兒皮膚有一層灰白色胎脂覆蓋,有保護皮膚作用,生後逐漸吸收,不必擦去;新生兒皮膚角質層薄嫩,血管豐富,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新生兒口腔黏膜柔嫩,血管豐富,但由於唾液腺發育不良,較幹燥。在上齶中線兩旁及牙齦切緣上常可見黃白色小點,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稱上皮珠,俗稱“馬牙”,切忌挑割,以免感染。
2.新生兒幾種特殊生理狀態
(1)生理性體重下降
出生後2~4天,體重可下降6%.9%,最多不超過10%,約l0天左右恢複,稱生理性體重下降。
(2)生理性黃疸
約50%一75%新生兒生後2~3日出現黃疸,4~613最明顯,足月兒7。14日自然消退,早產兒可延遲3—4周消退。一般情況良好.黃疸時血清膽紅素濃度最高不超過205.2/nnol/L(12m9/di)(未成熟兒不超過265.5,ttmol/L,即l5Ⅱ∥dl),稱為生理性黃疸。
(3)脫水熱
少數新生兒在生後第3~4天有一過性的發熱,但一般情況良好,夏季多見,若補充水分,體溫可於短時間內恢複正常。
(4)生理性乳腺腫大及假月經
由於母體雌激素影響,部分男、女新生兒於生後3—5天出現乳腺腫大,2~3周後自動消退;部分女嬰於生後1周後,可見陰道流出少量黏液及血性分泌物,持續數日自止,不必處理。
二、早產兒的特點及護理
凡胎齡滿28周至不滿37周出生的新生兒稱早產兒。胎齡在38~42周而體重小於25009者稱為足月小樣兒。
1.早產兒特點(~般特征、呼吸、體溫、生長發育)
(1)一般特征
頭大、肢短;皮膚菲薄,多皺紋,皮下脂肪少,全身多毳毛;頭發細而卷曲、如絨線;耳廓軟骨發育差、緊貼顳部;乳房無結節;指(趾)甲多未超過指(趾)端;腳底足紋少;男嬰睾丸多未降人陰囊,女嬰大陰唇不能遮蓋小陰唇。
(2)呼吸
由於呼吸中樞調節功能低下,肺與呼吸肌發育不良,可出現呼吸淺快而不規則,有時喂奶後出現青紫,或出現間歇性呼吸暫停。
(3)體溫
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未成熟,體溫不穩定,常因環境溫度改變而導致迅速升降;又因棕色脂肪缺乏、新陳代謝低下而產熱少;體表麵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熱,故體溫常低於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