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要點
一、小兒泌尿係統解剖生理特點
①腎髒;
②尿的特點。
二、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
①病因;
‘②臨床表現;
③診斷和鑒別診斷;
④治療。
三、腎病綜合征
①臨床表現;
②並發症;
③診斷;
④主要治療措施。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小兒泌尿係統解剖生理特點
1.腎髒
小兒腎相對大,下端位置較低,加以腹壁肌肉較鬆弛,故2歲以下可捫及腎下端(特別是右腎)。6個月以內嬰兒,腎單位發育不成熟(如腎小管短,髓袢短,腎小球毛細血管少,壓力較低),使腎小球的濾過、腎小管的濃縮及重吸收和排泄功能(特別是濃縮功能)均較差,易發生水、電解質紊亂。小兒一般l~1.5歲時腎功能才達到成人水平。
2.尿的特點
①頹生兒生後最初幾天尿色深而稍混濁,呈酸性,放置後有棕紅色沉澱,為尿酸鹽結晶。正常嬰幼兒尿液清晰透明,但含較多磷酸鹽。
②嬰幼兒一晝夜尿量如
0.05~0.19/k9,總漿總蛋白及清蛋白明顯下降,膽固醇明顯增高,血沉增快,多在100mm/h以上。
(2)腎炎性腎病
除具備上述條件外,還具以下四項中一項或多項者:①尿紅細胞>10個/HP(兩周內三次離心尿);②反複高血壓;③持續氮質血症;④血補體反複降低。
2.並發症
①感染,常見呼吸道、皮膚、泌尿道等處感染和原發性腹膜炎等。②電解質紊亂,常見低鈉、低鉀和低鈣血症。③血栓形成,由腎病時的高凝狀態所致,臨床以腎靜脈血栓最常見。④腎上腺危象,由於長期應用大量激素致使垂體一腎上腺皮質軸處於抑製狀態,撤藥過快或應激時機體一時不能分泌足夠的糖、鹽皮質激素,患兒可突發休克,易致死亡。
3.診斷
具有前述四大特征,排除乙肝病毒相關腎炎,藥物中毒等引起的繼發性腎病,即可診斷為原發性腎病綜合征。
4.主要治療措施
(1)激素療法
為目前誘導腎病緩解的首選藥物,通用方案如下:
④短程療法:適用於初發的單純型腎病。潑尼鬆每日Zin9/ks,最大量60m9/d,分3。4次口服,尿蛋白轉陰後鞏固2周,後改為隔日晨頓服減量,總療程8。12周。
②中、長程療法:國內多用此方案。潑尼鬆每日l.5—2.0m9/k9,最大量60ra9/d,分次給藥,尿蛋白轉陰後鞏固2周,一般不超過6—8周,改成隔日頓服後2。4周減量一次。總療程4.6個月為中程療法;9。12個月為長程療法。
(2)細胞毒藥物的應用
如環磷酰胺。
(3)衝擊療法
如甲基強的鬆龍衝擊療法、環磷酰胺衝擊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