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唐地處西大陸廣袤的平原之上,常年不經戰事,與亞雲王朝年年征伐,代代戎馬截然不同。萬唐皇室曆史長遠,經久不衰,每代萬唐皇帝大都壽磬而終,在位時間極長,亦和此有關。
和平的年代,未必是盛世之治,但任誰久坐帝位,漫長的一生中總要尋些事來做,為留名青史是真,為無聊找事亦是真。縱觀萬唐曆史,或外交勤訪,或改製丈田,法治者有,無為而治者有,文治者也有。萬唐百年前上代君王,便盡一生之力造學刻書,推崇科舉,文治天下,所以萬唐文風至今日時,已然漸盛。
這一代皇帝青出於藍,在爺爺的基礎上於萬唐全境推出了藝舉為仕,凡在曲樂、詩畫、發明上有所造詣者皆可經考核錄用出仕,任為朝官。不知道位於朱雀大道盡頭的朱老爺子知道他的子孫們如此折騰會不會高興,時代的車輪滾滾,隻要亞雲的鐵騎一日沒有踏平萬唐,仿佛便沒有人知道車輪到底是在前翻還是後滾。
於是曆時百多年的官推藝,在如今演變成了藝領時。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以文為尊。文化詩歌,創造工藝引領著時代前進,引領著潮流風向,甚至將萬唐推上了環生大陸百國諸強裏文化的聖地,文化的中心。
官報的誕生,字畫的千金難求,不難想象,一個邊陲首府溪河邊上的詩會酒會曲會為何會成為公子千金們的新的遊樂場所。
進院後廊如流水,九轉十八彎的路徑兩旁隨處可見隱約的樓閣假山,行至半路,陳火於旁聽見鶯鶯脆笑,問於身側,韓胖說:“今日可能來的不是時候,聽聲音感覺不像曲會,許是哪家千金在此辦會,過去一看便知。”跨橋至北岸,走過一片不大的樹林花海,眼前豔麗呈現。
他們仿佛來到了一座後花園,園子進處一假山刻有紅字,名曰“紫雲苑”。紫雲苑是這座沒有名字的別院中占地最大一處,顯然,也是最為尊貴一處。身後一片花海便為此苑前廳,出花海而進,就見遠水河,穿苑而過的這一段河道被擴闊,像片小型湖泊,湖泊中立有三座亭台,亭與亭間三條木製走道相連,柱支於下。河水潺流中,陳火可以想見夏暑的炎酷會消散幾分。
最近處的一座亭台掛有白縵,但依然可以看清楚古箏躺於台,佳麗臥於席。十多位身著鮮亮豔麗的衣裳的婀娜身影,在亭內鶯鶯燕燕好不熱鬧。
陳火隨胖子向前,胖子笑對他說:“看來是場詩會,既來之則安之,吹吹小風,看看美女也是好的。”
不待陳火回應,韓胖便拉著陳火繼續前走,邊走邊說道:“經過這兩處亭閣後在河邊踩浮木而入的第三座亭閣,就是詩會男子所處之地。中間那處亭台為詩台,設有轉屏,轉屏靠台下水力樞紐驅動,使得旁邊兩處亭中都能看見屏上的詩。“
韓胖子頓了頓繼續說道:”往常貴族子弟們也愛在紫雲苑中聽曲,尤其是秋季小雨時,雨水濺在河上,曲聲繞於心中,最為愜意。但我不常來安土城,隻在雨季聽過一次,而且那次雨有些大……”
胖子從陳火初入別院便發現他麵有疑惑,於是猜測這個不熟悉但覺親切的魁梧少年沒有來過別院,所以向他介紹紫雲苑。他不知道為什麼身邊的少年會讓他感覺親切,但熱心的講解中的胖子,讓陳火更覺猥瑣,沒有理會胖子話語中最後兩句的幽怨,他踩在浮木上時才回複道:“當初你來時,浮木是怎麼過去的?”
詩會已經開場,兩人因聽曲而來,卻不想半道加入了詩會。陳火和胖子入亭後坐在最後,前排幾位感到動靜轉身回望,發現兩位都不認識,複又回轉繼續談說著什麼。坐在亭中觀察身旁十數位“才子”,陳火發現腰帶佩玉,手搖蒲扇者不少,衣著得體的他們,透著富貴與文雅。
轉目屏風,他才發覺別院詩會的奧妙。除卻胖子剛才口中的介紹,對旋轉的屏風,水中的發明感到敬佩外,更令他感到佩服的是原來屏風轉動中,會有一小段時間可以望見對麵亭中的場景,正如此刻對麵亭中一群豔麗青春的少女的顰笑嫣然,清楚的展現眼前,隻是眨眼即過,讓人忍不住盼望這屏風下次的轉動快些來臨。
別院設計者將此工藝能夠運用的如此淋漓盡致,其奇思妙想不得不讓恍然大悟的陳火佩服。難怪此處為安土頂尖貴族們所喜愛,這種如初戀般,朦朧浪漫的場景,造就了多少段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