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皮膚顏色與飲食(1 / 2)

每個人都希望有著白皙的皮膚。皮膚暗淡,就難以給人美感。但是,皮膚的顏色深淺,主要與先天遺傳有關,有的人天生就皮膚白。不過,後天的飲食調理,也能對皮膚的顏色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首先了解一下皮膚顏色深淺的原理,然後再進行必要的飲食調理。

研究表明,在人的表皮基底細胞間,分布著一定數量的黑色素細胞,它含有合成黑色素所必需的酪酶,這種酶具有將酪氨酸氧化成多巴和多巴醌的能力中間代謝產物多巴醌再經一係列代謝過程最後便產牛黑色素,此色素生成越多皮膚就越黑;反之皮膚就白皙。簡述過程可看出,酪氨酸酶及多巴、多巴醌是生物合成黑色素必不可少的物質,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經常進食富含黑色素代謝必需的食物,或不斷地補充能增強酪氨酸酶活性的食物,皮膚的顏色往往較黝黑。反之,若經常攝取能中斷黑色素代謝過程的食物,皮膚往往就比較白皙。

研究結果還表明,維生素C能中斷黑色素生成的過程,並能降低血清銅和血清銅化酶含量影響酪氨酸酶的活性,從而幹擾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所以,如果要使皮膚白皙些,不妨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橙子、檸檬、酸棗、山楂、柑橘等。

因此,我們隻要通過飲食調理,再盡量避免在陽光下暴曬,就可以使自己的皮膚盡量變得白皙、漂亮。

皮膚增白的飲食(一)

俗話說得好,“一白遮百醜”,一位姑娘如果長得皮膚白淨,就容易給人一種美的感覺。許多女性為了達到使皮膚白的目的,使用了各種增白粉蜜,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隻能起到短期作用。

中醫認為,皮膚變黑,外因是由於風邪克於皮膚,使氣血不調.內因則多數是由於痰飲浸漬,外著於麵。如果能對外祛風散邪,則可通經脈,氣血紅潤於麵部,使皮膚變得白嫩。

依據上述原理:則可合理選擇飲食,以使皮膚增白。

1.白楊皮湯.

原理:如上所述。

方法:白楊皮半升,桃花、白瓜子各1升,然後將藥搗碎過篩,用溫酒服,每次一湯匙,每日3次。

2.麵白散

本法適用於室內工作為主的腦力工作者,如教師、辦公室幹部和白領職員。

本方將一方中的白楊換為橘皮,即可。

原理:基本同上隻是將白楊皮換為橘皮,以適應於體力活動少、風吹日曬不到的職業女性。抓取橘皮3份.甶瓜子3份,桃花4份,分別搗碎過篩,飯後用酒服一湯匙含粉末1克左右。

皮膚增白的飲食(二)

1.胡桃粥

原理:胡桃又稱“長壽果”,其果肉營養豐富,有強腎補腦、駐顏美容的功效。胡桃味甘,性溫,能潤肌澤膚,白嫩麵容。粳米健脾開胃,煮粥後適用於體虛、麵黑、憔悴的女性。

方法:胡桃去皮磨成膏狀,加水攬拌,過濾取汁,將粳米煮熟後加入。早晚空腹服用,久服必能得到效果。

2.黑木耳紅棗湯

原理:黑木耳又名木耳,能活血通脈,除黑增白,即除去淤血所造成的黑斑,大棗和中益氣,可起到配合黑木耳除黑增白的作用。

方法:取黑木耳30克洗淨,紅棗30個去核,煎湯。每次飲150克,早晨各一次。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3.裏脊肉粥

原理:脊肉指豬脊肉,有“滋肝陰、滑肌膚、利三便”的功效,可做藥用,能使肌膚光滑、白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