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般都隻有一個孩子,因此,發生難產時,要立即到醫院搶救,由醫生采取措施使胎兒順利出生。
然而在古代,中國人在沒有婦外科手術的情況下,發現了食療催生的方法:
1.催生馬齒莧酒
成分:馬齒莧適量。
做法:絞取自然汁1.5克,加入酒少許服之。
功效:催產。用於治療胎兒難產二三日不下。
2.雞子酒
成分:雞蛋2個。
做法:以苦酒半盞,投雞子於酒中,飲立可促產。
功效:對二三日不下之胎進行催產。
3.雞蛋粉
成分:雞蛋1個。
做法:將雞蛋用濕紙包裹煨成幹黃去紙,將殼與蛋研為細末,頓服,1日1次,空腹黃酒送下,以愈為度。
功效:補益氣血,止痛。用於氣血虧損,形體贏瘦,產後雞爪風。
4.鬆蘿茶
成分:鬆蘿茶9克,白糖30克。
做法:先煎開水1.5碗,再放人茶煎至1碗,調入白糖服用。
功效:清熱、潤腸通便。用於產後便秘。注:民間驗方。
5.蔥涎調茶
成分:蔥涎適量,茶葉末適量。
做法:將蔥搗後,調茶葉末服,不可服大黃。
功效:潤腸通便。用於產後大便困難。注:民間驗方。
6.吳萸根浸酒
成分:吳茱萸根約33厘米,麻子仁50克,陳皮70克,酒1000克。
做法:選粗吳茱萸根,將其切碎,搗陳皮、麻子仁為泥,然後拌入吳茱萸根,用酒浸1夜後,文火上微煎,去渣,貯於瓶中,分作5份,空腹溫服。
功效:溫脾潤腸,降逆止嘔,殺蟲,用於蟯蟲搔癢或產後虛弱,大便秘結。或嘔吐涎沫,頭額冷痛。注:來自《聖濟總方》。
產後缺乳食療方(一)
目前,許多婦女,特別是城市婦女,產後缺奶十分常見,孩子吃不到母乳,一家人都跟者著急,不知如何是好。
祖國醫學認為,缺乳多由產後體虛引起,乳汁分泌不足,甚至全無。對此現象,我們可以用食療的方法:加以調理。
1.魚頭酒
成分:鋰魚頭5個,黃酒1000毫升。
做法:將魚頭放在鍋裏焙成灰,細研為末,以酒同煎至沸,去渣後服用。
功效:通乳,用於乳汁分泌不下或分泌不足。注:民間驗方。
2.蝦米酒
成分:蝦米1000克,黃酒1000毫升。
做法:取蝦肉搗爛為。將蝦肉裔2勺髑黃酒1杯溫飲,每日3次。
功效:通乳。用於產婦乳汁不下。注:自《本草綱目》。
3.豬蹄蔥白煮豆腐
成分:豬蹄1隻,蔥白2段,豆腐60克,黃酒30毫升。
做法:豬蹄豆腐、蔥白加水適量同煮,用火煮半個小時,加入黃酒調服。
功效:通乳。用於乳汁不下。注:經驗方。
產後缺乳食療方(二)
1.甜酒釀豬油雞蛋
成分:甜酒釀200毫升,熟豬油20克,白糖10克,雞蛋2個。
做法:以豬油煎炒雞蛋至半熟,倒入酒釀,煮至蛋熟,加入白糖即成。每日1至2次,空腹服食,連服70日。
功效:補氣血,下乳汁。用於氣血虧虛而致的缺乳。注:經驗方。
2.鯰魚雞蛋
成分:鯰魚1條(約250克左右),雞蛋2個。
做法:將鯰魚去內髒洗淨,切碎,與雞蛋共煮成湯,當點心吃,每日1劑,連服3至5劑。
功效:補氣血,下乳汁。用於產後缺乳。注:經驗方。
3.胡麻仁雞蛋
成分:胡麻仁(按年齡計算,1歲1粒),麻繩9克,雞蛋7個。
做法:以上3味同煮至蛋熟,去蛋殼及渣,晚間臨睡前喝湯食蛋,服後覆被靜臥,以出汗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