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到處都有明媚宜人的陽光,勇敢的女人一路縱情歌唱。即使在烏雲的籠罩之下,她也會充滿對美好未來的期待,跳動的心靈一刻都不曾沮喪悲觀;不管她從事什麼行業,她都會覺得工作很重要、很體麵;即使她未能錦衣玉食,也無礙於她的尊嚴;她不僅自己感到快樂,也給別人帶來快樂。
20幾歲的女人還要唉聲歎氣嗎?為什麼不做個樂觀的女人呢?生活中有不順、有煩惱、有壓力,但隻要你保持愉快的思想,你就會發現更多的快樂。
選擇一種最簡單的生活
簡單的快樂,用心的做我!
最近幾年,都市裏開始流行減法生活,所謂的減法生活就是把生活盡量簡單化,因為不停的追逐,不斷的索取已經讓人喘不過氣來,是該拋下重負,回歸簡單的時候了。
所說的簡單生活,應該有兩個方麵的含義。一個是我們可以利用簡單的工具,完成我們的工作,像狗一樣,直線撲擊兔子。另一個就是我們的生活態度可以簡單一些,可以單純一些,主要是對物質的要求簡單一些,就是像狗一樣,有根骨頭啃啃就足矣,而把更好的心情和體驗留給大自然,留給自己的心性和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多極的,有人喜歡奢華而複雜的生活,有人喜歡簡單甚至是返璞歸真的生活。當人性中的浮躁逐漸被時間消解了的時候,人們似乎更喜歡簡單的生活。這是一種趨勢。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首富劉永好隻穿30元一件的襯衫。
衣、食、住、行一直是人們企圖高度滿足的四方麵。隻是眼下無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總有一些人,不僅對物質的要求變得簡單,住簡單而舒適的房子,開著簡單而環保的車……而且處理現實的工作時,也在追逐簡單而實用的方式,用現代科技帶給現代人的簡單工具,“修改”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出門帶著各種銀行卡,走到哪裏刷到哪裏,揣著薄薄的筆記本電腦,走到哪裏工作到哪裏,甚至在廁所裏也可以打開計算機處理一些日常工作……並從這些簡單中得到無限的樂趣。
不過,人們為了追求簡單的生活,往往會付出很大的代價。首先,是精神上或觀念上的代價。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一些人突然富有起來,但是富起來的人麵對眼花繚亂的財富時,就有點手足失措,有些人竭力去追求奢華,似乎想把過去貧困時期的曆史欠賬找回來。社會學家對這一時期“奢華”的解釋是,中國人過去太窮了,“暴吃一頓”也算是一種心理補償。每個正在發達的社會都會有這一階段,就是暴發戶被大量批發出來的階段,是一個失去了很多理性的階段。到了現在,社會理性逐漸恢複,人們對生活和消費也逐漸變得理性。追求簡單的生活方式,就是一些為了格調而放棄奢華的人的重新選擇。
另一個代價就是人們在技術上的投入代價。為了滿足人們日益追求簡單生活的需求,那些抓住一切機會創造財富的商人們都付出了極大的開發成本。如計算機廠商把計算機做得越來越小,這種薄小是需要付出較大研發成本的。
很多看起來簡單的東西都是人們花費了很多心血折騰出來的。是這些人的心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簡單而開闊。
節奏緊張的現代社會,各種各樣的壓力讓人苦不堪言。像“我懶我快樂”、“人生得意須盡懶”等“新懶人”主張的出現,就一點不奇怪了。“新懶人主義”本著簡潔的理念、率真的態度,從容麵對生活,探究刪繁就簡、去蕪存菁的生活與工作技巧。
一本《懶人長壽》的國外暢銷書說,要想獲得健康、成就與長久的能力,必須改變“不要懶惰”的想法,鑒於壓力有害健康,應該鼓勵人們放鬆、睡點懶覺、少吃一些等。其主要觀點是,“懶惰乃節省生命能量之本”。我們以為,這不但是養生觀念,更是成功理念。
“我懶我快樂”的懶人哲學,即使無力改變這勞碌社會的不理智、不健康傾向,起碼亮出了一份鮮明有個性的態度——懶人控製不了整個社會,卻能控製自己的欲望。咱們古人說:“從靜中觀動物,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當你漸漸長大的時候,你很羨慕你母親結婚時的那套瓷器。那套瓷器放在玻璃櫥裏,隻有擦灰時才拿出來。“總有一天這些都會成為你的。”母親說。在你的新婚時,母親把那套精美的瓷器送給了你,但你已不想要那些東西了,因為它們須得小心照料才行。於是,你把這瓷器轉給你的朋友,她們高興極了,你呢,則省掉了一堆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