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20幾歲的女人要坐穩生活的牌局——打好心理這張王牌(4)(3 / 3)

一般的說,地位相差不大,互相了解,又在同一單位從事同一種工作並且屬同輩的人之間最容易產生嫉妒。這是由於他們在利害關係上有著某種聯係,彼此都是競爭的直接對手。例如,張三和李四年齡相差無幾,都是同單位的同級同事,倘若張三近年來做出些成績,就容易引起李四的嫉妒,因為他倆都是彼此升遷的直接對手,越向上升遷,“僧多粥少”的情況越突出,張三的成績則意味著李四想升遷的願望將永遠是場難圓的夢。我們常說“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輕”就包含了這個道理。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不如別人時,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己,而是貶低別人,這種行為便是嫉妒。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有輕重之分。在以競爭為主要特征的市場經濟中,嫉妒似乎成為一種流行病,成了社會的洪水猛獸。培根說:“嫉妒能使人得到短暫的快感,也能使不幸更辛酸。”嫉妒是一種複雜的情緒,它認為別人往前走就是自身的後退,於是敬畏、屈辱、自卑、惱怒之情便紛至遝來,撕咬著人的心。這當然是難以忍受的,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是尋出對方的短處來。實在尋不出來時,就想辦法造個謠,拚著命把別人拉下來。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成就偉大事業,便盡量低估他人的偉大。使之與他本人相齊,或者用懷疑別人動機、誣蔑別人偽善的辦法,來剝奪別人可敬佩的成就。於是,因嫉妒而產生的種種心態便表現出來:或消極沉淪,委靡不振;或咬牙切齒,惱羞成怒;或鋌而走險,害人毀己。嫉妒比墳墓更殘酷。

遭受嫉妒的一方固然如同陷入地獄裏一般備受折磨,嫉妒者本身也同樣猶如陷身螞蟻窩的小蟲一樣受煎熬。你說,這該有多可怕?嫉妒者受到的痛苦比其他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萬分。嫉妒對嫉妒者之所害,正如鐵鏽之為害鐵。心胸狹窄者之所以避免不了失敗的結局,就在於他們存心不良。不願別人超過自己倒還罷了,要命的是,當自己倒黴之時,也要別人沒好日子過。要達到這樣的目的,除了傷人害己,真的別無他途了。

結合20幾歲女人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水平,是消除和化解嫉妒心理的直接對策。

1.胸懷大度

19世紀初,肖邦從波蘭流亡到巴黎。當時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已蜚聲樂壇,而肖邦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對肖邦的才華卻深為讚賞。怎樣才能使肖邦在觀眾麵前贏得聲譽呢?李斯特想了個妙法:那時候在鋼琴演奏時,往往要把劇場的燈熄滅,一片黑暗,以便使觀眾能夠聚精會神地聽演奏。李斯特坐在鋼琴麵前,當燈一滅,就悄悄地讓肖邦過來代替自己演奏。觀眾被美妙的鋼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畢,燈亮了。人們既為出現了這位鋼琴演奏的新星而高興,又對李斯特推薦新秀深表欽佩。

2.客觀評價自己

當嫉妒心理萌發時,或是有一定表現時,能夠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動,從而控製自己的動機和感情。這就需要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同時客觀地評價一下自己,從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問題。當認清了自己後,再重新認識別人,自然也就能夠有所覺悟了。

3.克服虛榮心理

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實的榮譽,而虛榮心追求的是虛假的榮譽。對於嫉妒心理來說,它是要麵子,不願意別人超過自己,以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正是一種虛榮,一種空虛心理的需要。單純的虛榮心與嫉妒心理相比,還是比較好克服的。而二者又緊密相連,相依為命。所以克服一分虛榮心就少一分嫉妒。

4.將嫉妒轉化為發奮

嫉妒可以使一個人委靡不振,但是如果合理地自我轉換,不把時間浪費在抱怨外在環境,就能變為發憤圖強。作家愛德蒙德·威爾遜在看到同行寫的《偉大的蓋茨比》時,非常嫉妒其對戲劇場麵的營造。但他馬上將嫉妒轉換成發憤,寫出了許多充滿激情、技巧高超的作品。

5.自我抑製

嫉妒心理也是一種痛苦的心理,當還沒有發展到嚴重程度時,用各種感情的宣泄來舒緩一下是相當必要的,可以說是一種順坡下驢的好方式。在這種發泄還僅僅是處於出氣解恨階段時,最好能找一個較知心的朋友,或親友,痛痛快快地說個夠,暫求心理的平衡,然後由親友適時地進行一番開導。雖不能從根本上克服嫉妒心理,但卻能中斷這種發泄性朝著更深的程度發展。如有一定的愛好,則可借助各種業餘愛好來宣泄和疏導。如唱歌、跳舞、書畫、下棋、旅遊等。

20幾歲的女人,當你從嫉妒裏懂得了一些道理之後,你會比較容易過自己想要的日子,而且運用嫉妒來鼓勵自己向前邁進。當你滿意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時,你就能夠將心中的嫉妒轉換為愛。所以,20幾歲的女人要學著改變自己的心態,切莫當嫉妒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