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年,魏源與龔自珍在北京初次見麵,就意氣相投。他們都主張“經世致用”,都讚同走革新之路。當然,龔自珍對現實要比魏源等人更敏感,對“衰世”的感受也更深,盡管他還不具備世界眼光,不知道別樣的文明。
1841年5月,林則徐被清廷發配新疆伊犁。6月,魏源在京口與林則徐見麵,對榻傾談,思想上產生很多震動。也就是這一次,林則徐囑他編一部《海國圖誌》。當年8月,龔自珍應魏源來信邀請,到揚州相聚,得知老友正在編《海國圖誌》,大加讚賞,認為這才是真學問。自京都相識以來,他們切磋學問,議論時政,或見麵,或書信往來,轉眼已有20多個年頭。8月5日,龔自珍回到當時棲身的丹陽書院。孰料僅僅7天後(8月12日)就在丹陽猝逝,終年50歲。
1842年12月,魏源參考林則徐組織編譯的《四洲誌》、曆代史誌、明代以來的島誌及一百多種中外書籍,終於輯成《海國圖誌》50卷,從而揭開了中國認識世界的序幕。在他們前赴後繼、艱苦卓絕的努力下,中國人民開始認識了世界,他們的友誼也將流芳百世。
康有為與墨西哥總統的友誼
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
——李賀
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後以10萬兩白銀的高價收購康有為的頭顱。康有為隻能以四海為家,在異地他邦漂泊長達15年之久。在此期間,他周遊列國,足跡遍布亞、歐、美諸洲,行程達60萬裏。在周遊世界各地的過程中,他不僅細致地考察了各國的政教、風俗、文物、製度,同時廣交天下名流誌士和拜會各國政府首腦、要員,從而加深了對世界的了解,增進了中外人民的友誼。其中,他與墨西哥總統迪亞斯的交往,更成為中墨友誼史上的一段佳話。
1901年夏,墨西哥總統迪亞斯電告墨駐美公使,表示希望會見正在美國旅居的中國維新誌士康有為,該公使馬上向康有為本人轉達了迪亞斯總統的盛情邀請。隨後不久,迪亞斯總統又來函敦促此事。康有為愉快地接受了迪亞斯總統的邀請,於6月28日抵達墨西哥京城,翌日便受到了迪亞斯總統的熱情接待,康有為曾作有《謁墨西哥總統對問記》,詳盡地記敘了這次富有曆史意義的會見。
當日,康有為驅車來到總統夏宮大門,門衛持槍行禮,並由侍衛官引至金碧輝煌的正廳,稍坐片刻,總統便笑容滿麵地從裏麵迎了出來,兩人緊緊握手,互致敬意,賓主進行了友好的交談。康有為首先讚揚了墨西哥在迪亞斯總統領導下,人民安居樂業、政治修明、社會穩定。他說:“今世界治國者,文武成功,以總統為第一英雄,我極仰慕。故我今日以得見為欣幸。”總統十分謙遜,稱讚康有為不懼艱險變法圖強的精神,並衷心祝願中國的變法事業取得成功。接著,他關切地詢問康有為此行有何事需要幫忙的,願意大力相助。康有為回答說,準備撰寫一本《墨西哥國誌》,此行就是要搜集一些材料。總統聽後,十分高興,表示希望能早日讀到此書,並將組織人手盡快譯成西班牙文。
隨後,雙方的話題轉到了華僑及開發墨西哥問題上來。康有為說:“吾華人今多委資來墨,信總統也,甚感保護之大德。”總統則向康有為表明了“吾國待各國平等,貴國人來,吾甚喜,必力保護之”的立場,表示歡迎華僑投資和開發墨西哥。康有為對此深表謝意。賓主的談話無拘無束,感情融洽,不知不覺已談了一個多小時,康有為彬彬有禮地準備告辭,迪亞斯總統意猶未盡,談鋒甚健,誠意挽留,並極為熱情地繼續向康有為詳盡地介紹墨西哥的政治演變及自身經曆。又過了一個小時,康有為起身告辭說:“吾今日見世界大英雄甚喜。”總統也笑答:“吾見中國維新者甚喜。”倆人緊緊握手,依依惜別。
接連幾天,迪亞斯總統又親派侍衛官著禮服陪同康有為參觀和遊覽了學校、監獄、博物館,觀看了士兵操演。所到之處,皆以大典相迎。為感謝迪亞斯總統的盛情款待,康有為特意回贈一幅繡緞幕作為紀念,總統很高興地收下了,並派樞密長回拜送行。
康有為這個被清政府緝捕而流亡的“要犯”、“首惡”,在墨西哥卻受到極高的禮遇,並受到墨西哥總統的親切接見和盛情款待,這表現了墨西哥人民對中國維新誌士的敬仰和愛護。當時的中國貧弱、落後,海外廣大僑胞如同母親的孩子,更是備受歧視,“排華”惡浪翻卷。在這種情形下,迪亞斯總統卻明確表示了對中華民族平等相待,對在墨華僑大力保護的正當立場,體現了墨西哥人民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康有為和迪亞斯總統兩人的友好交往,並不僅僅是個人間的友誼,也是中墨兩國人民友誼的縮影,這段佳話是值得傳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