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關心親朋無微不至(1)(1 / 3)

伍舉與聲子兩代世交

恩情須學水長流。

——魚玄機

春秋時代,楚國的伍參和蔡國的子朝是很好的朋友。兩家之間交往也很密切,他們的兒子伍舉和聲子從小相識,兩代世交,結成了深厚的友誼。

伍舉長大後,娶了王子牟的女兒為妻。此後王子牟因犯法獲罪,逃亡到國外去。這件事株連了伍舉,伍舉被迫逃往國外。他覺得晉國很安全,於是夜以繼日地趕路去投奔晉國。

一天拂曉,伍舉很早起身,背起簡單的行裝出發了。當他路過新鄭郊外的時候,忽聽背後有人叫他。回頭一看,不禁又驚又喜。原來叫他的人是聲子。這兩位從小相親而多年不見的好朋友,竟會在異國的土地上突然相逢,彼此都感到十分高興。

於是,他們就折下路邊的荊條鋪在地上,相對而坐,同時拿出幹糧來邊吃邊談。伍舉更是百感交集,想起了過去的往事;而如今,有家不能回,流浪在外,不禁眼圈紅了。聲子便問他:“兄長,你怎麼到這兒來了?”伍舉聽到這,淚水湧出,便把自己不幸的遭遇告訴給聲子。他哭著說:“嶽父的事情,我並不了解。我完全是無辜的,今天又被迫離開楚國,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返家園!”聲子聽了,對朋友的遭遇非常同情,就安慰他說:“兄長,你去吧,這次我也要到晉國去,正好和你同行。你先暫時在晉國住下來,我一定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你重新回到楚國!現在你要振作精神,以後才能有更大的發展!”

當時,晉、楚兩國為了爭奪中原地區的霸權,經常發生戰爭。在伍舉投奔晉國後不久,聲子被派到晉、楚兩國去調節兩國之間的關係。聲子在晉國辦完公事以後,就高興地去看望伍舉,並對他說:“兄長,回國的時機快要到了,你耐心地等著聽我的好消息吧!”伍舉緊緊握著聲子的雙手,感激得說不出話來,兩行熱淚不禁奪眶而出。

聲子告別伍舉後來到楚國。他始終記著伍舉的事,尋找一切機會幫助伍舉。一天,令尹子木問他:“晉國的大夫中人才多不多?”聲子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便說:“多得很!個個才華出眾,楚國是根本比不上的。”子木問:“他們是怎麼物色到的?”聲子說:“用不著物色,這些人都是從楚國跑過去的。”子木奇怪地問:“楚國的人怎麼肯為晉國所用呢?”聲子說:“楚國用刑太濫,有才能的賢人經常無辜得罪,都逃亡到晉國去。”聲子接著說:“現在楚國的賢大夫伍舉就是被迫出走的,他的嶽父王子牟犯了法,本來同他毫不相幹,卻誣枉他,伍舉無法申辯,隻好逃亡到晉國去。如果他假手晉國來報私仇,楚國就休想太平了。”

子木聽罷,心裏十分驚慌,馬上清楚康王赦免伍舉,並宣布增加他的爵祿,派人到晉國去接他回來。伍舉明了這一切,都是聲子的功勞,隻有聲子幫助他,才使他終於回到了楚國。伍舉對聲子非常感激,他們的友誼更加深厚了。

此後,他們兩家世代親近和睦,伍舉和聲子的友誼,也流傳後世,傳為佳話。

百裏奚與蹇叔共患難

樂莫樂兮新相知。

——屈原

百裏奚,春秋秦國大夫,虞國人。家窮,成親離家,自謀生路。他先到齊國,無人推薦麵見齊襄公。流浪至宋國,得遇蹇叔,兩人縱談天下大事,結為兄弟。蹇叔隨即把百裏奚推薦給虞國的賢臣宮之奇,宮之奇又把他推薦給虞君,作了虞國的大夫。可好景不長,晉獻公出兵滅虞,俘虜了虞君和百裏奚。正好晉獻公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秦穆公,便把百裏奚作為陪嫁小臣送至秦國。

百裏奚伺機逃出,跑到楚國宛縣,不料被楚民捉送到南海放馬。秦穆公後來聽謀臣公孫枝說,百裏奚有經邦治國之才,便想任用他,決定不惜重金將他贖回。公孫枝急忙勸阻道:“主公要是送厚禮去南海,百裏奚就回不來了。”秦穆公很奇怪,問其原因。公孫枝說:“楚國讓百裏奚去放馬,說明他們還不知道百裏奚的才幹,主公要是拿這樣厚重的禮物去換他,不就等於告訴楚國,百裏奚是個人才嗎?如此,楚國便不會放他回來了。”秦穆公恍然大悟,就按照當時市場上買奴隸的價格,讓人帶五張羊皮將百裏奚贖回。

百裏奚贖回後,穆公與他談論富國強兵之道,欲任他為宰相。百裏奚不受。曰:“我的本事遠比不上我的朋友蹇叔,主公要富國強兵,稱霸中原,就該把蹇叔請來”。秦穆公聽說蹇叔比百裏奚還要高明,馬上派公子縶趕到蹇叔隱居的地方——宋國鳴鹿村去請其出山。蹇叔入秦後,秦穆公即任命其為右相,同時任命百裏奚為左相。在蹇叔和百裏奚的輔佐下,秦穆公積極推行各種改革,使得秦國一天天強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