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1 / 3)

>>>重點回顧

1.即使對於一件特別小的事情,如果我們竭智盡能,也可以提高整個人生的水準。

2.不論他表麵上是怎樣的不景氣,隻要以較高的人生準則注視著,思索著,工作著,就會有無限量的希望。

3.任何人,不論他的職位高低,倘若他能夠事事竭智盡能,並且貫徹始終,直到完成。這種人,就稱得上對社會做了大貢獻,值得我們尊敬。

4.要做好工作,沒有什麼秘決。任何人都有能力精於其業,隻要他堅苦以求,事無不就。

第23天自強不息,人生的喜悅莫過於耕耘過後的收獲

很多人,取得一點小小的成績,就洋洋得意。要知道,這根本不是我們生命的本義。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要實現我們生命的價值,而非拿成績來炫耀自己。

真正的偉人,他們都有著高尚而遠大的目標,他們更深刻地懂得,成功真正需要的是一個人的耐心和忍耐力,而不是依靠一個人的天賦。隻有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才能摘到人生最豐盛的果實。

1.隻有小人,才會沾沾於既得,有點小成績,就自以為已是功成名就。真正的大人物,永遠都沒有最後的目的地,因為他們永遠將自己的地平線,向外拓展著,得到廣博的視野,更遠大的目標。他們的理想,也隨著他們的成就而不斷增長,日征月邁。

2.世上的人們,紛紛攘攘,互相追趕,以期取得名利地位,你有沒有問過他們這些到底有什麼意義?舉凡一切貿易有無,製造生產,辛勤力作,舉凡一切人類的勤勉奮鬥,背後又是什麼?這種主宰一切的策動力,使人類各赴其目的地,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人類為什麼必須在艱苦工作的過程中,走完一生?

3.這一切的背後,必定意義非凡,蘊涵了一切的主旨。這種蓬勃向上的心誌的怒潮,洶湧澎湃,必定是有著某種特殊的目標。這些偉大複雜的人類活動的計劃,除了像禽獸一樣,力求生存外,必定還有著高尚的意義,必定不止這衣食住行的幾件事。這是問題的答案,或者可以換一種說法,我們是在造就生命,不僅僅是為生存而生存。

4.活動是發展成長的公律,努力可以改進一切。任何人一經馴服便顯露卑劣的根性,不再去奮鬥以求改善現狀,他們就是墮落自己的體育、智育和德育,使之趨於退化;反之,如果他們始終自強不息,尋求辦法,改善環境,必能發展成更偉大更高尚的成功人物。

5.人類的發展進步是沒有止境的,人類的目標,也是如此。某種高度,在下麵看,好像是很動人,但當我們一經抵達,就會覺得新地位還是不能如意,和舊的並無二樣,我們的心靈上會發出更進一步的呼聲。這種內心的神秘的鞭策,不許我們休息,激勵著我們近於至善。不論我們的成就是怎樣的卓越,那更高的方向,仍舊昭示著我們“不要停下”!

6.追溯千百年的曆史,要想成為更偉大,更卓越,更優秀的人物,唯一的途徑,就是艱苦努力和自強不息。若是人類沒有這種勤奮的力爭上流的勇氣,我們到今天還是一種未開化的侏儒,不會有文明的存在,更不會有繁盛的城市,宏大的工廠,美麗的宅地,以及圖畫雕刻書藉等善美之品。這種神秘的鞭策,我們稱之為誌願。

7.誌願,在抱負者眼裏,是有一些神秘的意味。我們不知道它的呼聲,究竟要領我們到什麼地方,不過我們卻知道隻要我們跟著它,隻要我們以堅強的意誌,不斷邁進,它一定能夠領著我們到達我們能力能夠充分發揮的地方。我們更知道我們矢忠矢信於自己的誌願,隻要不因自私自利,或為個人享用,就不會誤入歧途。它一定能夠帶我們到達成至高至上的福祉。

8.我們常會看見一些青年人,當他們剛離開學校的時候,會覺得前途不可限量;一般友人,也都殷勤期望,預期著他們未來的建樹。可是不久後,他們學校時代的熱誠,就會逐漸消失。學校的環境,使他們覺得事事大有可為。在當時,增加了他們的希望,培養了他們的能力,樹立了他們的抱負,他們自己也想在世界上做一些事業,豈料一朝離去校門,豪氣漸消壯誌衰。於是,形成於學校時代的夢想,似乎沒有實現的可能。這樣,一天一天,意誌消沉,自強向上的天性,日漸泯滅,自甘於庸庸碌碌,不惜成為潦倒落拓者隊伍中的一員。

9.不論你青年時代的誌願是怎樣的遠大,真正進入社會後,卻很容易日見消沉。如果某時刻我們失於自強自勵,失於嚴格檢點,我們就是退化。像一個小孩子,離開母親的督教,自行行動一樣,我們必須遵從自己自強不息的天性,自矢要在世界上嶄然自見,要做一個成功人物,要完成一些事業,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堅持下去,建功立業,最終完成自己的誌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