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一個人是不是認可,並不隻是從這個人行為的最終結果而得來,有些人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刻苦努力,即便最後的結果不盡如人意,隻要大家感覺得到你的真誠,能夠看到你為了大家的利益而付出的努力,你同樣可以得到認可;而生活中很多人曾經勞苦功高,在掌握一定權力之後,似乎也做過一些重要的“大事”,但如果老百姓感覺到他們“為己多過為公”,或是在表麵看來“為人民”的背後完全是在“自私自利、唯利是圖”,其最終會遭到人民的唾棄甚至法律的審判。
願景是不是崇高,是不是真誠,是被大眾認可的基礎,被認可才有可能被接受、被尊重。這一點是一個人自我價值得以最終實現的基石和起點。也許那些依靠投機取巧、耍手腕、小聰明等不真誠手段,可能會“成功”一時,但這種成功絕對不會長久。
以下介紹的6個問題就如同一麵麵明鏡,我們都有必要時時對照、事事反思。
1.為己還是為別人?
例如一個政客,首先要明確的就是“我和老百姓的利益誰放第一位”,這個決定會確定你職業努力的方向;而不同的答案,顯示你職業目的是不是崇高,決定你最終作為的兩個極端。
心裏裝著百姓一心為百姓,自然崇高偉大,即使沒有“豐功偉績”,老百姓也一樣會認可你為官為民的真誠。
現實中我們處處能看到很多官員變味了的“真誠”,他們心裏想著的是如何能盡快“升官”然後“發財”。例如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的陝西省鹹陽市,雖然大部分地區已經擺脫了貧困,但是在一些偏遠的村鎮仍然沒有完全擺脫貧困,有的村民連吃水難、行路難問題還沒有解決。然而,這裏的有些領導出於政績衝動,在一些鄉村熱衷於建廣場、立雕塑、修花壇、栽大樹,花費巨資“打造”了新農村“示範村”,甚至有的鄉村為了應付高層領導參觀建仿古門、毀良田、挖果園建新村。更有甚者,一些鄉村出現扶貧資金“扶富不扶貧”的現象。
試問這樣的“官”老百姓能認可嗎?試問這些“官”他們為百姓謀福利是真誠的嗎?
2.你的心裏有別人嗎?
這個問題測試的結果很有意思,如果有懷疑的話,你可以自己去嚐試著問你熟悉的某個人同樣的問題:“你的心裏有別人嗎?”或者“你時常會在不自覺中關照到別人嗎?”
之所以說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是因為大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幾乎都是“我當然會啊”、“我不會這麼自私吧”、“我怎麼可能不……”
紐約的一家電話公司曾經做過這樣一項調查,人們在打電話中最常用到的是什麼字,答案就是人稱代名詞中的“我”,對在500次電話談話中的調查顯示,曾用了3990個“我”字。人們不厭其煩地重複著“我”,“我”,“我”……
所有的人際關係大師們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誡我們,要想被別人認可,就要做一個真誠的“傾聽著”,並且不斷地通過“你最近……”“你上次……”“你好像……”等來引導對方充分地表達自己。
重點是要以別人為中心而不是自己!
當我們抱怨別人不理解自己、不接受自己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對自己反省一下,曾幾何時,我們真誠地把別人放在心裏了嗎?
3.冷漠、膽怯的背後是什麼?
每天通過媒體的報道,我們感受著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感動和憤怒。
例如在不久之前重慶晨報曾報道了當地一名11歲的四年級小學生,在公交車上麵對小偷的扒竊行為,進行大聲嗬斥、製止小偷行竊,遭到小偷卡脖子、扇耳光報複,當時在車上的30多人竟然無一人敢出聲或相助,其實事發時售票員就在其身邊不遠。
毫無疑問在這種公共突發事件麵前,每一個人都“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做人的最本質的素質展示在了世人麵前。
我們暫不去說那正直勇敢的小朋友,也把那十分可惡的小偷扔到一邊,就是想問問除此以外的其他人……
那些所謂“當時沒在意”的乘客們,是不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呢?
而且,“又不是我分內的事,”於是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麼,司機和售票員幹什麼去了?以及那個因此而免遭被竊損失的乘客呢?
這事兒,難道真的都跟你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嗎?
我們再進一步深化這個問題:“假如那勇敢的小學生是你的孩子呢?”
4.自己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
在你自己的意識裏,一旦確定了自己的位置,也就表示決定了別人在你心目之中的地位,這種理念一旦形成,無形中言談舉止便會暴露你對人對事是不是真的真誠。
道理其實很簡單也很容易做到,難道不是嗎?可為什麼這麼“賣乖”的舉手之勞,這麼大的公司就沒了這樣的“覺悟”呢?這背後的實質又說明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