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夜來與馮隱竺是高中同學,他們同級不同班,都是班裏的尖子生,彼此卻並不認識。他們的成績雖然都不錯,但是又沒有到位列一二,讓所有人仰視的程度。所以,他們都還算不上是什麼風雲人物,當然也不可能人前人後都倍受關注進而被人熟識。
當然,他們也都非籍籍無名之輩,在各自的班級中,還是很突出的。吳夜來的刻苦,在老師和同學間是有口皆碑的。他每次考試都能保持在班級的前五左右,穩定性很突出,他的這種穩定絕對是天道酬勤。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去看吳夜來的桌子,他都是在伏案學習。以至於很多同學在和他同班了一年之久,對於他的長相都沒有什麼印象。他很少舉手發言,也從不接老師的話。偶爾被老師叫到前麵做題,或者站起來背中文的英文的課文,他也是中規中矩的。不像有些活躍的同學出點什麼狀況,突出點個性,在一片笑聲中很容易被記住。
事實上,客觀的說,吳夜來長得很帥,高一的時候,已經近一米八了,他的眼窩很深,鼻梁高挺,雖然不是傳統的濃眉大眼,微挑的眼尾依然帶得整張麵孔英氣逼人。但是由於他的表情太少,所以顯得木訥了些。這個年齡的女生關注的都是運動型的男生,感覺運動好的男生才是真正的男生似的。那些隻顧學習的同學,一律被統稱為書呆子,根本不在女同學的視線範圍之內,吳夜來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馮隱竺呢,又是另外一個典型了。高中的男女生之間,不再是初中時的壁壘分明,不相往來。有些活躍的女生,會同男生稱兄道弟般的融洽相處;有些內向穩重一些的女生,也會和男同學有學習方麵的溝通;也有些,在群體交往中慢慢變調,兩個人或者心照不宣的彼此心屬,或者就明裏暗裏開始交往了。
馮隱竺屬於第一種。她性格積極外向,很喜歡和男同學在一起玩,也什麼都能玩到一起。踢球、打球,運動後和他們一起去吃肉串,剛上高中的時候,就是個瘋玩。
學習上,她是聰明卻不認真的類型,成績不很穩定,好的時候能排到班級的前三名,不好的時候二十名開外也是常事。她的文科較好,但是理科比較薄弱,所以一般考砸的時候,就是物理化學拉分了。父母也請人給她補習過,但效果不明顯。馮隱竺安慰他們,以後學文就行了,要他們看成績的時候,把理科成績減掉再看她的排名。她就是這種盲目自信加滿不在乎的性格,父母也拿她沒轍。
馮隱竺的班主任是位三十多歲的女老師,她不喜歡瘋瘋張張的女生,而又比較偏愛男生,所以馮隱竺在她那裏並不招人待見。這種不喜歡,已經到了她一旦看到馮隱竺和誰在一起,隨後就會單獨找那個男生談話,要他們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要和那種女生混在一起。馮隱竺開始的時候,對於老師的這種偏見真的很不理解,也哭過鼻子,上她的英語課心裏也抵觸得很,直接導致她英語成績下降得厲害。後來,慢慢習慣了,她反正並沒有要同這幫人中的誰真的發展,也沒見哪個好朋友因此疏遠她,難道還怕說麼。這個勁兒過去了,馮隱竺的英語成績又恢複了以前的水準。不介意是她不介意了而已,在班主任那兒,不論她取得多好的成績,家長會上也不見表揚一句,反而在談及敏感的早戀問題時,會話裏話外的敲打隱竺的父母。
馮隱竺也生氣,就衝董老師這麼高看她的魅力,她要是不早戀一下,仿佛就對不起她的高度關注。可是,身邊這幾個看過來看過去,都是兄弟,要是超友誼,心裏還不是一般的障礙呢。所以,她的對策就是依然故我,做她自己,好好學習,成績好了,誰也說不出什麼。
但是,她這種誰都不放在眼裏的勁頭兒,還是把班主任惹毛了,董老師不僅限於在男生中散布要遠離她的言論了,在任課老師提到馮隱竺的時候,她更是毫不掩飾她對這個學生的不以為然。“馮隱竺?慣耍小聰明的,每天就是和男生混在一起,我們班的好幾個挺好的男生都被她帶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