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製造惺惺相惜的心理場(2 / 2)

●揣摩談話,摸索共同點

尋找共同點,可以通過留心分析、揣摩這個人同別人的談話,也可以在對方和自己交談時揣摩對方的話語,從中發現共同點。

●步步深入,挖掘共同點

有時發現共同點很簡單,隨著交談內容的深入,共同點會越來越多。為了使雙方的談話更有益於對方,必須一步步地挖掘深一層的共同點。

隻要我們按照上麵的技巧和方法,即使對於那些與我們相似點不多的人,我們也能做到“異中求同”,投其所好。

讓他看到你們很相似

一個銷售經理應約來到客戶辦公室,看到客戶書架上有很多中國古籍,特別是有很多關於《道德經》的書籍,與客戶聊天的過程中,聊起了個人愛好,說起了自己的愛好之一——讀書,尤其是喜歡讀《道德經》。客戶一聽就來了精神,說他也最喜歡老子。兩個人就談起老子來了,一談就不亦樂乎地忘了時間,晚上還一起吃了晚飯。

發現了對方的某一特點後,要及時呈上我們的“心理名片”,讓對方覺得彼此間很相似,這是我們交往的目的。

同時,在交流中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支持對方的觀點

人們都喜歡給予自己賞識的人。人與人交流時,“不”字一出口,就等於把大門關上了,雙方就會產生一種心理緊張關係。所以,我們在跟別人交談時,不要以討論異見作為開始,而應該以雙方所同意的事作為交流的開始。

我們可以根據交往對象的特點調整交流方式,在向對方表示積極觀點時,多說這些話:“聽了您的話,我受益匪淺”,“您是我的前輩,你說的話真的很有教育意義”,“我理解您的感受”,“對您的關心,我表示感謝”,“我經曆過,所以我知道您的感受”,“您說的對,這是一項重要的投資”……

●利用相悅心理投其所好

相悅心理就是讓人從內心裏喜歡你。投其所好就是要利用這種心理表現出對方喜歡的行為,說出對方喜歡的話。正如德國作家雷曼麥說:“任何人對順耳的話都是容易接受。說幾句讓人感到舒服的話能收到奇功異效。”

●投以對方最需要的東西

投以對方最需要的東西,就要真正了解對方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投其所好,就是使人們的內在需要與外在行為達成一致,這樣才能有效。所以說“雪中送炭”比“雨後送傘”更受歡迎。

●創造投其所好的條件

投其所好既要針對對方的需要,又不能僅僅為對方的需要為準則,還要創造條件,對對方的動機、興趣、愛好、期待等有意識地引導和啟發,找到雙方的共同點,發揮“心理名片”的作用。

我們不難發現,一旦我們真正做到投其所好,向對方述說與他相同的興趣、觀念、立場,或者向對方展示他喜歡的處事方式時,我們與對方的交流就很容易產生共鳴,思想碰撞出激烈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