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製造惺惺相惜的心理場(1 / 2)

商業交往中,名片是自我介紹的有效工具,它除了讓人便捷地了解你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你的身份,有了名片的交換,雙方的結識就邁出了第一步。但你可能不知道心理學上也有一種著名的“名片效應”,它在你與他人打交道時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理解為通往他人心靈的捷徑。

【心理學知識】心理學中的名片效應

名片效應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如果你想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你應當把自己與對方視為一體,首先向對方傳播一些他們所能接受的和熟悉並喜歡的觀點或思想,然後再悄悄地將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滲透和組織進去,使對方產生一種印象,似乎我們的思想觀點與他們已認可的思想觀點是相近的。

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願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心理學研究的很多實驗也證明了相似因素對人際吸引的影響和作用。社會心理學家紐利姆以大學生為對象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先對大學生們進行了一係列調查,然後根據測驗結果,將一部分特征相似的大學生安排在一起居住,而將另一部分特征不同的學生安排在一起。一段時間後,特征相似的學生大多能彼此接受和喜歡,進而成為好朋友。而特征不同的學生盡管朝夕相處,但仍然很難相互喜歡並建立友誼。心理學家拜恩等按相同和不相同的態度把學生搭配起來,然後讓他們出去進行一次半小時的約會,考察約會後相互喜歡的程度。結果表明,相似性的確和喜歡有聯係。大量研究都證實,價值體係、對象身份、社會背景和文化程度等的相似性都能影響到個人對他人的選擇,對人與人之間的吸引具有特殊的意義。

與人交往,當我們恰如其分地用好“心理名片”,就可以迅速促成雙方之間的良好關係。要使“心理名片”起到應有的作用,就要善於捕捉對方的信息,把握真實的態度,尋找其積極的、可以接受的觀點,“製作”一張有效的“心理名片”。

挖掘你與對方之間的共同點

在正式與他人接觸之前,我們可以通過他的熟人了解他的信息,比如他性格怎樣,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他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他最欣賞自己哪一點等。這樣在我們與對方接觸時就可以投其所好,贏得他的喜歡。

如果我們無法了解到對方的任何資料,還可以通過察言觀色來挖掘我們和對方之間的共同點。

●尋找同類的感覺

正所謂,夢裏尋他千百度,她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隻要我們積極地去挖掘,工作關係、同學關係、家鄉關係、生活經曆,以及共同喜歡的電視劇、體育比賽、國內外大事、旅遊、文學、建築等都可以是雙方情感交流中的共同點。

●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

一個人的表情、談吐、舉止、服飾等都是其內心世界的寫照。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喜好、人生觀、價值觀、脾氣和深度等內容,隻要你善於觀察,就會發現與對方之間的共同點。

●以話試探,偵察共同點

與他人交往,為找到共同點,可以通過打招呼開場,詢問對方籍貫,職業等問題,從中獲取信息;或者通過聽對方的說話口音,言辭,偵察對方情況;最後,還可以用動作開場,邊幫對方做某些急需幫助的事邊說話邊試探等等。以此發現對方特點,找到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