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犯點小錯誤是一種魅力(1 / 1)

在我們的印象裏,越是優秀的人往往越能聚集更多人的目光。所以,很多人在與人打交道的時候會盡量隱藏自己的不足,竭力展示好的一麵,以為這樣更容易締造完美的交際關係。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心理學知識】心理學中的犯錯誤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阿倫森讓所有的實驗參加者同時聽一段錄音,錄音的內容是四位選手在一次競爭激烈的演講會上的演講。

在這四位選手中,有兩位是才能出眾、水平幾乎不相上下的選手;而另兩位則是才能平庸、水平一般的選手。根據心理學家事先的安排,才能出眾和才能平庸的兩組選手中各有一位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咖啡。聽完錄音後,阿倫森要求所有的實驗參加者排列一下對這四位選手的喜歡程度。

通過對所有實驗參加者作答順序的統計和分析,阿倫森發現:最受人喜歡的並不是能力出眾而且未犯錯誤的人,而是那位能力出眾同時犯了錯誤的人。與他相比,能力出眾而且未犯錯誤的人排在了第二位。他將這種有才能的人所犯的小的錯誤反而會增加其人際吸引力的現象命名為“犯錯誤效應”。

那麼,為什麼有點小毛病的人比完美的人更受歡迎呢?

從人的隱性心理意識來看,人們總是傾向於保護自我的價值得到尊重和保護,不受貶低和傷害。當一個人的才華與我們相差很大,讓我們感到遙不可及的時候,這種差距就會變成一種心理壓力,促使我們敬而遠之。

正確犯“小錯誤”的技巧

與人交往,隻要我們善於運用犯“小錯誤”這種心理技巧,就可以通過一些“小錯誤”贏得他人心。

●主動說出你的小毛病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其在生活裏做個不食人間煙火的超人,不如做個普普通通的凡人。因為每個凡人都有點“小毛病”,隻有你主動把這些小毛病說出來,大家才知道你是凡人,也才願意與你交往。

●主動爆料自己的糗事

在朋友的聚會裏,主動爆料你曾經的一件糗事,不僅不會影響你現在的良好形象,而且在給大家帶來笑聲的同時也讓更多人加深對你豁達胸懷的深刻印象。

●適當顯露你的羞怯

具有羞怯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際場所或大庭廣眾之下,羞於啟齒或害怕見人。由於過分地焦慮和不必要的擔心,使其在言語上吱吱唔唔,行動上手足無措。長此以往,會不利於同他人正常交往。但如果在初次見麵或是不是十分熟悉的人麵前表現出適當的羞怯,則不失為一種示弱的好方式。

●將自己“比下去”

當你實在是想不出自己有什麼“小毛病”可以用來爆料時,不妨誇獎在座的某個人的特長,並且真誠地告訴你的朋友,你比這個人差遠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樣的對比,不僅可以讓你生出一些“小毛病”,還可以顯示出你虛懷若穀的人格魅力來。

正如維納斯的斷臂為其贏得了更多人的喜愛,靠“犯錯誤”贏得他人好感也是一種不錯的攻心戰術。

“製造”一些心理障礙

所謂“製造”心理障礙,是指你在與朋友交往中,故意呈現出一種心理障礙,讓他們對你的評價大大降低的一種心理技巧。

●顯露一點點自卑

自卑是你最容易“製造”的心理障礙,它能讓你的朋友對你的完美表示懷疑。自卑的淺層感受是別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層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暴露一點點多疑

多疑是人際交往中一種非常不好的心理品質,可以說是友誼之樹的蛀蟲。哲學家培根說:“多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黃昏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一旦有人認為你是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就會對你的印象大大改觀。

●表現出一點點“八卦”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人需要一個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間;同樣,人人也需要有一個自我的心理空間。再親密的朋友,也有個人的內心隱秘,有一個不願向他人坦露的內心世界。所以,有時候你就要做一個喜歡詢問、打聽、傳播他人私事的人。

●偶爾敵視一下也無妨

這是交際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心理障礙。對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寬容表示敵視;對比自己厲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敵視;對處境與己類似的人則用攻擊、中傷的方式表示敵視。使周圍的人隨時有遭受其傷害的危險,而不願與之往來。

隻是,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些心理障礙隻不過是利用“犯錯誤效應”製造出來的,它們隻不過是作為一些細節來讓自己更受歡迎。千萬不可當真。在運用這些細節後,還要及時主動地改正。這樣,在朋友眼中,你就成了一個白璧微瑕的人,你獲得他人好感的目的也就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