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了,路邊的大排檔也出來了,於是很多年輕白領都喜歡晚上在戶外吃夜宵,不過,營養學家提醒,“夜霄族”隨著夜生活的興起,正在被“夜餐綜合征”悄然威脅,由於進餐過晚,造成進餐量較大,不但很多人開始逐漸發胖,就連消化係統、心血管係統也因此出現問題,所以,夜宵還是應當少吃,切不可隻顧美味,丟了健康。
首先,睡前進食有損健康,所以吃大排檔本身屬於違反規律的習慣。將近半數的白領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晚餐吃得過遲、過飽或過於豐富,尤其是從事市場、銷售和技術等工作的白領往往由於應酬或加班而造成晚餐不合理,他們之中部分人得了慢性腸胃道疾病、中輕度高血糖、脂肪肝,還有更多人因此出現失眠、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渾身疲乏等症狀。
夜宵族的問題包括常吃加了濃重調味料、營養相當單一的盒飯、晚餐過於豐盛造成脂肪過量攝入、菜品中味精太多造成的“美味綜合征”、不吃早餐影響胃腸道功能等直接危害健康,結果導致一些人上火,出現咽痛、牙痛、口腔潰瘍、腹脹、便秘等內分泌失調的症狀。時間長了,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腸胃道、膽囊的問題就接踵而至。
科學健康的進餐方法應該是“皇帝的早餐、富人的午餐、乞丐的晚餐”。晚餐不可吃得太多太晚。有人甚至提倡“6點晚餐、10點睡覺”,這樣可以保證晚餐和上床睡覺之間有4小時的間隔時間讓腸胃排空,減少腸胃負擔,從而提高睡眠質量。但是,這對於工作繁忙、應酬頗多的現代人來說可能很難做到。
對普通人來說,應該盡量保證進餐和睡覺有一定的間隔,不要吃完馬上就上床。如果晚飯較早,睡覺卻比較晚,到了睡覺的時候肚子饑腸轆轆時,可以選擇一些有飽腹感、低熱量、低脂肪的食物做夜宵,比如:水果、脫脂牛奶等以緩解一下饑餓感。不要選擇精製、高熱量的食物,油炸類的快餐食品就更不值得提倡。
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是晚餐的最佳選擇。盡可能少用鹽和味精等調味品,提倡清淡一點,可以多一點蔬菜和五穀雜糧。
防止“夜餐綜合征”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隻吃晚餐,不吃夜宵。如果非吃不可,也要盡量在餐桌上選擇清淡、多水分和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夜晚給胃腸道增添過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