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嘴巴隨時都要甜(2 / 2)

嘴巴甜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多說“謝謝”。在社交場合中,有兩類人注定是得不到大家歡迎的:一種是不懂禮貌的人,另一種是懂禮貌卻很少表達出來的人。不懂感恩、不會言“謝”的人,得不到多數人的認同。

在常用的禮貌用語中,“謝謝”兩個字有著神奇的魔力,能令你很快得到他人的好感。一個願意說“謝謝”的人,是一個懂得感恩、有教養和有風度的人。在別人為你提供方便和服務的時候,說上一句“謝謝”,是基本的禮貌。運用禮貌用語,能表現出你良好的綜合素質,給人好印象。

一所著名大學的應屆研究生被導師安排到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的實驗室參觀。這些研究生坐在會議室等著總經理過來,秘書負責倒水,大家都表情木然地看著她忙前忙後。隻有一個研究生,在秘書給他倒水時,輕聲地說了句:

“謝謝,辛苦了。”秘書覺得很感動,因為這句很普通的客氣話,是她今天聽到的唯一一句。

總經理進來後對這群研究生說:“歡迎同學們到廠裏參觀。我看同學們好像都沒有帶筆記本,這樣吧,李秘書你去拿一些我們的紀念冊,送給同學們作記錄吧。”接下來,總經理雙手把紀念冊一一發到大家手中。多數人都坐著很隨意地接過紀念冊,總經理的臉色很難看。這時,還是那位同學在總經理把紀念冊送到麵前時,很有禮貌地站起來,握住紀念冊恭敬地說了句:

“趙總,謝謝您!”總經理笑著點了點頭,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問:“你叫什麼名字?”當知道答案後,總經理點頭回到辦公桌上。

兩個月後,畢業分配表上,那位彬彬有禮的同學被這家大型企業錄取。有幾個研究生頗不服氣地找到導師說:“他的學習成績隻是中等,憑什麼選他而沒有選我們?”導師看著他們意味深長地說:“他是總經理點名要的,你們跟他的差距就在於很少說‘謝謝’。”正是“謝謝”二字,讓秘書和趙總看到了這個人身上的禮貌以及感恩的心。其他學生的冷淡和麻木,讓他們在無形之中失去了這次機會。

人際交往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一方的善意行為,能引來另一方的“酬謝”。“謝謝”是簡單而真摯的表達感激之情的話語,可以傳遞你內心深處的感激。有的人在受到他人幫助時,心中也有感謝之情,但是,他們卻疏於把“謝謝”兩個字說出來,認為隻要自己領情就行了,不必非要表達出來。但你獲得幫助而不表示感恩,對方便會感到失望,也就沒有繼續幫助你的可能性。

辦公室的複印機壞了,同事幫你把文件拿到別的辦公室複印,你接過文件說:“好的。”同事轉身走開,你才發覺忘記跟他說“謝謝”。你知道同事不會因為你沒禮貌而有什麼成見,但還是覺得不好,事後補說又難免小題大做,讓人尷尬。這種情況,誰都有可能碰到,唯一的正確做法就是第一時間表示感謝,不要猶豫和遲疑。

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等著吃飯,母親端上來的卻是一盆稻草。全家人都很奇怪,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母親說:“我給你們做了一輩子的飯,卻從來沒有誰說過一句感謝的話,稱讚一下飯菜好吃,那和吃稻草有什麼區別?”不懂得說感激的話,不懂得稱讚他人的勞動成果,他人自然也不會有繼續為你服務的熱情。因此,要讓常說“謝謝”成為一種習慣。不管對方是什麼人,也不管他給予你的幫助是大還是小,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你也要說一聲“謝謝”。

練就金口才,要掌握以下黃金法則:懂幽默、不怯場、會傾聽、要察言觀色,多為對方考慮等。唯有如此,你才能征服人心,為你的事業發展提供幫助。

金口才的不變法則幽默是可以賺錢的,開心的笑臉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催化劑。

隻要不怕丟臉,敢於“豁出去”,放下心理包袱,就能在大眾麵前暢所欲言了。

學會傾聽,以不變應萬變,你離勝利就越來越近。

金口才需要的語言是簡潔明了,一針見血的。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說話一定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