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處處是商務,處處需要談判的技巧。
談判素來是一種充滿博弈和謀略的口才交鋒。如果談判雙方在實力上旗鼓相當,而又互不相讓,那麼就要通過口才謀略來為自己爭得更多的利益。
生活中,經常有需要運用談判解決問題的時候,有時候並不是在會議桌前互相切磋,而是在言語中巧妙地用上了談判的技巧。
一個貴婦牽著一條狗登上公共汽車,她問售票員,“我可以給狗買一張票,讓它也和人一樣坐個座位嗎?”售票員說:“可以,不過它也必須像人一樣,把雙腳放在地上。”售票員沒有直接否定回答,而是提出一個附加條件:
像人一樣,把雙腳放在地上。售票員用這一個多加的條件,為難了貴婦,製服了對方。這就是談判中最常用的提出附加條件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讓對方知難而退。
生活處處是商務,處處需要談判的技巧。即使是在普通的求職過程中,麵對薪資問題,老板和員工之間也會展開一場鬥智的談判。
肖鵬到一家科技公司應聘網管職位,他的簡曆上寫的期望年薪是4萬,老板心裏的底數是3萬元。於是,老板與肖鵬之間開始了一場談判。
老板說:“我要給你合理的薪水,不過,也要考慮公司的財務計劃。在這個職位上,我隻能付給你2.5萬元到3萬元,你認為你能接受嗎?”肖鵬馬上說:“3萬元也可以。”老板卻又猶豫地說:“可是要熟手才能有3萬元。如果你的技術能力一般,可能隻有2.8萬元了。”肖鵬堅持地說:“我的技術水平絕對沒問題,工資不能低於3萬元錢一年了。”於是,肖鵬和老板簽訂了勞務合同。
在這個薪資談判過程中,老板就運用了談判的技巧。
開始談判的時候,老板保持自己的底線,不願意出肖鵬的期望薪金,但是他並沒有說“要不要隨便你”這樣的氣話,因為那樣的話有攻擊的意味,肖鵬可能扭頭就走。
老板運用談判的技巧,讓肖鵬把注意力轉移到選擇2.5萬元還是3萬元,使其無意中放棄了爭取4萬元年薪的想法。
談判的技巧要經常用到,隻有掌握了有關的談判技巧和策略,你才能在商務活動中占據優勢,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那麼,常用的談判方法有哪些呢?
1.誇大自己的報價沒有談判經驗的人大多不會報價,不敢“獅子大開口”。他們不知道報價能為自己帶來多大的利益。他們容易在談判之初就把自己追求的目標作為談判的要求,向對方直接提出來。這樣做,往往會使他們在談判一開始就處於被動的局麵。
商業社會中,大多數人都有討價還價的習慣。如果一件衣服的成本價是150元,商家一般會把報價提高到,380元左右,這樣,顧客在購買時會把價格壓低到約250元。商家以250元的價格成交,他可以盈利100元。如果商家的報價為200元,顧客在購買的時候仍然會把價格往下壓,可能還價到160元左右。這時候,商家就隻有薄利了。
談判中有一種常見的現象:倘若買方出價較低,則往往會以較低的價格成交;如果賣方標價較高,則往往能以較高的價格成交。漫天要價的賣主,在談判沒有破裂的情況下,如果能堅持到底,往往會有較為理想的結果。
2.守住自己的氣勢談判是說話的藝術,要講究說話的氣勢。氣盛時,勢如破竹,克敵於須臾;氣弱時,容易被對方攻破,失去先機。所以,在談判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守住自己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