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為企業解決問題(2 / 2)

一位管理學家曾指出:“為什麼機會來臨時我們無法確認,因為機會總是喬裝成問題的樣子。”在優秀的員工的眼裏,問題不是“宣告死刑”的預言家,而是機會“喬裝打扮”來到自己的麵前。工作中的問題就好像是冰山一角,海麵以下可能是無窮無盡的機會。無論麵對的問題有多大、多難,隻要冷靜分析、積極行動,問題就會成為你發展的機會。

一個人在職場成長的過程中,培養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對每一個員工來說,可以解決的問題越多,完成的任務越大、越難,他在企業的地位越穩固。因此,當遇到問題時,不妨把它看做是一次機會,訓練自己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有一些員工,他們習慣於用放大鏡看自己企業的缺點,用望遠鏡看別的企業的優點。當工作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不是束手無策,就是沮喪消極。他們從沒想過:企業的問題是他們轉變命運的機會,更是他們提升能力的大好機會。

對於平時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那些有心人會比一般人更早、更易發現。如果一個人從來不覺得工作中有什麼問題,那一定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已經達到某種水平,而是因為他缺乏自動自發的工作態度。於是,就有很多員工遇事推諉,躲避責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他們的眼裏,隻要能保住飯碗就行了,從不考慮過多。即便有什麼問題,那也是領導的事,而與自己無關。這樣的員工,終究要被淘汰,即使不被淘汰,也注定碌碌無為。

※知名企業巡展:聯想集團。

聯想集團是世界著名企業,它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與其強大的執行力是分不開的。早在2004年之前,聯想最津津樂道的就是它每年都要舉辦的全國市場活動,每次都是幾百個城市同時舉行,足見其強大的運作和控製能力。這種以高效運作體係為基礎的執行力,也正是聯想在國內PC市場崛起並且保持霸主地位的最重要的撒手鐧。但到2004年,種種跡象表明,聯想的這一利器,似乎正在一點點地失去它原本的威力。麵對執行力的喪失,聯想集團的創始人柳傳誌找到了一名“得力大將”,他就是高效地執行柳傳誌的戰略思想的楊元慶。

楊元慶領導的聯想PC在1996年的中國PC市場份額中占據了第一的位置,一舉打破國內PC市場多年以來被國外品牌壟斷的局麵,樹立了中國PC品牌主導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決心。

1997年,楊元慶將“嚴格文化”引入聯想,並確立了“認真、嚴格、主動、高效”八字管理方針,還毫不留情地提出了著名的“八大問題”,細數聯想執行力下降的症狀。

2000年,他又針對聯想內部缺乏溝通和協作的情況,將親情成分引入聯想文化,試圖以此建立一種相互信任和協作的文化。

2001年4月,幾乎是在從聯想創始人柳傳誌手裏接過聯想“帥印”

並公布2001~2003年計劃的同時,楊元慶把任正非的著名文章《華為的冬天》發給了全體聯想員工,並在一次會議上問與會者:“如果有一天,公司沒有完成任務怎麼辦?”

半年後,他開始大張旗鼓地向聯想的“大企業病”和“體內病毒”開火……

楊元慶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他嚴格認真地貫徹了柳傳誌的聯想發展戰略。聯想能有今天的行業地位,是因為它具有高效的執行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