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第9種智慧 學會換個角度看問題(2 / 3)

其實,快樂不快樂,完全在於自己的心,心向往快樂就能得到快樂,心中總是有太多牽掛就不容易得到快樂。

樂觀的人就是這樣看待生活和問題的,他們總是向前看。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快樂和痛苦。

清朝的金聖歎永遠對生活持樂觀的態度,他瀟灑達觀,十分懂得玩味和領會生活的樂趣。有一次,他和一位朋友共處,屋外下了10天雨,對坐無聊,他便和朋友一件件地說日常生活中的樂事,一共列出了30多件“不亦快哉”的事。

比如,夏七月,天氣悶熱難當,汗出遍身。正不知如何時,雷雨大作,身汗頓收,地燥如掃,蒼蠅盡去,飯便得吃——不亦快哉!

獨坐屋中,正為鼠害而惱,忽見一貓,疾趨如風,除去了老鼠——不亦快哉!

上街見兩個酸秀才爭吵,又滿口“之乎者也”,讓人煩惱。這時來一壯夫,振威一喝,爭吵立刻化解——不亦快哉!

飯後無事,翻檢破箱,發現一堆別人寫下的借條。想想這些人或存或亡,但總之是不會再還了。於是找個地方,一把燒了,仰看高天,萬裏無雲——不亦快哉!

夏天早起,看人在鬆棚下鋸大竹作為筒用——不亦快哉!

冬夜飲酒,覺得天轉冷,推窗一看,雪大如手,已積了三四寸厚——不亦快哉!

推紙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還債畢——不亦快哉!

讀唐人傳奇《虯髯客傳》(一部俠客小說)——不亦快哉!

……

在金聖歎的眼裏,平凡的生活處處充滿著快樂。

這種生活態度恰好印證了牛頓的一句話:“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愉快的思想又是由樂觀的個性產生的。”

智慧語絲:

快樂應由自己做主!如果這樣,這個世界會更加美好。生活的美與醜,全在我們自己怎麼看,如果你將心中的醜陋和陰暗麵徹底放下,選擇一種積極的心態,懂得用心去體會生活,就會發現,生活處處都美麗動人。

豁達之心生五彩世界

有一句禪語叫“掬水月在手”。天空的月亮太高,依靠凡人的力量恐怕難以企及,但是我們放開心靈,開啟智慧,掬一捧水,月亮美麗的臉就會笑在掌心。

《我希望能看見》一書的作者彼紀兒·戴爾是一個瞎了幾乎50年之久的女人,她寫道:“我隻有一隻眼睛,而眼睛上還滿是疤痕,隻能透過眼睛左邊的一個小洞去看。看書的時候必須把書本拿得很貼近臉,而且不得不把我那一隻眼睛盡量往左邊斜過去。”

她生性樂觀,拒絕接受別人的憐憫,不願意讓別人認為她“異於常人”。小時候,她很想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跳房子,可她看不見地上所畫的線,所以,她總會在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以後,趴在地上,用眼睛仔細打量著每一條線。她把那塊地方的每一點都牢記在心,不久就成為玩遊戲的好手了。

她在家裏看書也是一樣,把印著大字的書貼在臉上,看書的時候眼睫毛都碰到書本上了。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仍然得到兩個學位:先在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得到學士學位,再在哥倫比亞大學得到碩士學位。

畢業後,她成了一名教師,先是在明尼蘇達州雙穀的一個小村裏,然後漸漸升到南達科他州奧格塔那學院的新聞係和文學係做教授。除此之外,戴爾也經常在很多婦女俱樂部發表演說,還在電台主持讀書節目。

她寫道:“在我的腦海深處,常常懷著一種怕完全失明的恐懼,為了克服這種恐懼,我對生活采取了一種很快活而近乎戲謔的態度。”52 歲的時候,戴爾在著名的梅育診所施行了一次手術。這次手術帶給了她一個全新的改變,她的視力提高了40倍。一個全新的、令人興奮的、可愛的世界展現在她的眼前。

她驚喜地發現,即使是在廚房水槽前洗碟子,也會讓她覺得非常開心。她這樣寫道:“我開始玩著洗碗盆裏的肥皂沫,我把手伸進去,抓起一大把肥皂泡沫,我把它們迎著光舉起來。在每一個肥皂泡沫裏,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彩虹閃出來的明亮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