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在現代社交中非常普遍,除了傳統的表示友好、親近外,還表示見麵時的寒暄,告辭時的道別,以及對他人的感謝或祝賀、慰問等,雙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後握手致意。握手禮的精神實質主要是尊重他人,但握手的順序又應根據握手人雙方的地位、年齡、性別和賓主身份來確定。一般遵循“尊者決定”的原則,即由身份尊貴的人決定雙方有無握手的必要。正確的順序是待女士、前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後,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可伸出手呼應,也即為平輩朋友中相見時先出手為敬。在長輩與晚輩間,上級與下級間,應是前者先伸手,後者後問候,待前者伸出手後,後者才能伸手相握。在男士與女士間,應遵循“女士優先”原則,女士伸手後,男士才能伸手相握,如女士無意握手,男士可點頭或鞠躬致意。在主賓之間,主人應先伸手,客人在伸手相握。但客人辭行時,應是客人先伸手表示辭行,主人才能握手告別。此外,遇到祝賀對方,寬慰對方或表達誠意時,應主動伸手。總之,在正式場合,應講究“先來後到”,先同性後異性,先長輩後晚輩,先已婚者後未婚者,先職位高者後職位低者。如被介紹者眾多,可由近而遠依次與人握手。握手時,距離受禮者約一步,上身稍向前傾,兩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並攏,拇指張開,向受禮者握手。掌心向下握住對方的手,顯示著一個人強烈的支配欲,這是無聲地告訴別人,他此時處於高人一等的地位,應盡量避免這種傲慢無禮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裏同他人的握手方式顯示出謙卑與畢恭畢敬,如果伸出雙手去捧接,則更是謙恭備至了。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態是兩手的手掌都處於垂直狀態,這是一種最普通也最穩妥的握手方式。握手時應伸出右手,不能伸出左手與人相握,有些國家習俗認為人的左手是髒的。戴著手套握手是失禮行為。男士在握手前先脫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
當然在嚴寒的室外有時可以不脫,比如雙方都戴著手套、帽子,這時一般也應先說聲“對不起”。握手者雙目注視對方,微笑,問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顯得心不在焉。如果你是左撇子,握手時也一定要用右手。當然如果你右手受傷了,那就不妨聲明一下。在商務洽談中,當介紹人完成了介紹任務之後,被介紹的雙方第一個動作就是握手。握手的時候,眼睛一定要注視對方的眼睛,傳達出你的誠意和自信,千萬不要一邊握手一邊眼睛卻在東張西望,或者跟這個人握手還沒完就目光已移至下一個人身上,這樣別人從你眼神裏體味到的隻能是輕視或慌亂。那麼是不是注視得時間越長越好呢?並非如此,握手隻需幾秒鍾即可,雙方手一鬆開,目光即可轉移。握手的力度要掌握好,握得太輕了,對方會覺得你在敷衍他;太重了,人家不但沒感到你的熱情,反而會覺得你是個老粗,女士尤其不要把手軟綿綿地遞過去,顯得連握都懶得握的樣子,既然要握手,就應大大方方地握。握手的時間以1~3秒為宜,不可一直握住別人的手不放。與大人物握手,男士與女士握手,時間以1秒鍾左右為原則。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誠和熱烈,也可較長時間握手,並上下搖晃幾下。作為企業的代表在洽談中與人握手,一般不要用雙手抓住對方的手上下搖動,那樣顯得太謙恭,無形中降低自己的地位,使自己喪失掉一個企業代表的風度。被介紹之後,最好不要立即主動伸手。年輕者、職務低者被介紹給年長者、職務高者時,應根據年長者、職務高者的反應行事,即當年長者、職務高者用點頭致意代替握手時,年輕者、職務低者也應隨之點頭致意。和年輕女性或異國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女士們請注意:為了避免在介紹時發生誤會,在與人打招呼時最好先伸出手。在工作場所男女是平等的。多人相見時,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也就是當兩人握手時,第三者不要把胳膊從上麵架過去,急著和另外的人握手。在任何情況下拒絕對方要求握手的舉動都是無禮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幹淨時,應謝絕握手,同時必須解釋並致歉。遵守恰如其分的社交禮儀,可以向對方表現自己的真誠與自信,也是接受別人和贏得信任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