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最高層領導外,每個員工都有上司。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你的業績也不錯,但你的上司卻有可能不喜歡你,因為你隻知道埋頭做自己的工作,卻不注意上司怎麼看你。所以,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職員,都要知道怎樣讓你的上司喜歡你,器重你,提拔你。想要獲得這樣的效果,你可以依照下麵提供的建議去做:主動報告你的工作進度上司的心中往往有些疑慮:下屬每天好像都很忙,但又不知道他們在忙些什麼,又不好意思經常去問。因而做下屬的一定要主動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度,讓上司放心,不要等事情做完了再講。有時小小的一點錯誤,發展到後麵就會變得很大,所以最好早早地向上司彙報你的工作進度,一旦有錯誤,他可以及時地糾正你,避免犯大錯誤。作為一個下屬,你有多少次主動向上司報告你的工作進度?
須知,經常地向上司報告,讓上司知道你的工作進度,讓他放心,才能讓他繼而對你產生好感。對上司來說,管理學上有句名言:下屬對我們的報告永遠少於我們的期望。可見,上司都是希望從下屬那裏得到更多的報告。因此,做下屬的越早養成這個習慣越好,上司一定會喜歡你向他報告的。回答上司的詢問時要做到:問必答,答必詳許多員工在回答上司問題時不太注意回答方式,一些回答方式可能讓上司暗地裏覺得受不了。“張小姐,昨天下午說過的那個報表今天一定要交給我。”“知——道——了,老——總,你沒看到我在寫嗎?”如果下屬這樣子回答上司的問題,上司可能當時不說,但一定會非常的不喜歡。也許就因為那天你的言語讓他不舒服,導致他對你心生厭惡。如果上司問你話,一定要有問必答,最好還是問一句,答三句,讓上司清楚地了解情況。你回答的比上司問的要多,可以讓上司放心;若你回答的比上司的問話還要少,則會讓上司憂慮。這不是一個員工聰明的做法。回答上司的問題時,有一件小事不能隨便。上司進來問我們話時,我們立即站起來回答是基本的禮貌,很多人沒有這種習慣,上司問話時依然穩坐釣魚台。這一點,日本的公司員工做的很到位。日本上司在問下屬問題時,下屬通通都是馬上站起來回答。通常我們中國的員工對上司講話不夠禮貌,更不要說有問必答而且清楚了。這雖然是個小細節,但想要讓上司喜歡你,滿意你,還是在這上麵不能隨便的。學習上司的能力,了解上司的語言做下屬的,腦筋要轉得快,要跟得上上司的思維。你的腦筋會不會轉得比你上司快?
一般不會,那你要不要去努力的學習?肯定要的。今天他能有資格當你的上司,肯定有他自己的一套方法,有比你厲害的地方。因此,你不僅要努力地學習知識技能,還要向你的上司學習,這樣才會聽得懂上司的言語。當他說出一句話時,你能知道他的下一句話要講什麼嗎?這就需要你知道他的言語,能夠跟得上他的思維。若不努力地學習上司的優點,那當你的上司已想到十年之後的發展宏圖,你才看到下個月的計劃時,你跟他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此時,想要他重用你、提拔你是不可能的事情。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下屬的想超越他的上司,是非常可貴的精神。員工想要超越自己的老板卻並非易事,想要超越自己的老板,首先要學會老板的本事,然後再談超越。你若連老板的那一套都沒有學會,何談超越呢?因此,一名優秀的員工要不斷地學習,學習你的上司,不斷充實自己,才會提升自己,獲得上司的賞識和提拔。知錯就改,不犯同樣的錯一個經典的故事。日本一家電器公司的老板準備物色一位職員去完成一項重要的工作,在對眾多的應聘者進行篩選時,他隻問一個問題:“在你以往的工作中,你犯過多少次錯誤?”他最終把工作交給了一個犯過多次錯誤的員工。開始工作前,他交給該員工一本《錯誤備忘錄》,囑咐道:“你犯過的錯誤都屬於你的工作成績,但是你要記住,同樣的錯誤屬於你的隻有一次。”這說明,上司會給員工犯錯的機會,但總是不希望下屬犯同樣的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員工也一樣,不論多麼優秀的人也肯定是要犯錯誤的,隻有無所事事的人才不會犯錯。聰明的員工的可貴之處是能在每次犯錯誤之後,接受教訓,及時總結經驗,同樣的錯誤絕不犯第二次。但一個人要真正做到不犯二次過錯,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個人犯第一次錯誤叫不知道,第二次叫不小心,第三次叫故意。不要以不小心作為犯錯誤的借口,更不能故意去犯錯誤。如果你能對你的上司說:“老板,您放心,這是我第一次犯這個錯誤,也是最後一次。”那你就非常不簡單了。不過你能夠說到做到嗎?如果能,那你的上司會相信你的毅力,認同你的素質,進一步地賞識你。了解上司的處境,盡力幫助他上司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時,千萬不要持幸災樂禍或冷眼旁觀的態度,這會令他極為寒心。此時的你應該幫他總結教訓,多加勸慰。持指責、嘲諷的態度易把關係搞僵,使矛盾激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你犯錯、失敗的時候,也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勸慰而非冷嘲熱諷甚至落井下石吧?你的上司也是如此,如果你能體諒上司的處境,並且在他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話,你定會得到上司的信任,以後他也會對你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