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端午半章未完(1 / 1)

觥籌盛宴,酒終人散。

馮老太爺年邁體乏,早早離了席。馮葦看陸冠英年紀雖然比自己略小,交談相處之下,二人卻難得意氣相投,席散之後,便一起離開,欲找地再敘。而另一邊,黃蓉的性子卻跟這馮家幾個深閨裏養著的小姐不甚投趣,看他二人離開,忙不迭地也跟著去了。

席上,馮蘅早就注意到黃藥師麵無表情地自斟自飲,無人招呼搭理,馮家眾人也好像忘了這位姑爺似地,自顧自地熱鬧著。即使深知以黃藥師的性情,並不會在乎這種冷遇,可是看見他一個人坐在熱鬧喧囂中的獨酌與冷清,心底止不住地生出絲絲的心疼。忍不住腹誹父兄弟弟居然這樣不待見地冷著黃藥師,陸冠英與黃蓉這倆小的,也隻管自己,絲毫不曾注意自己師祖和爹爹的情況,真是不孝。想罷,狠狠瞪了倆小一眼。毫無知覺地陸冠英與黃蓉打了個噴嚏,摸摸鼻子,感歎夜涼如水。我們要說,這馮蘅與黃藥師相處久了,把對方習慣遷怒的毛病學了個十成十啊。

黃藥師薄唇輕抿著,手指捏著酒杯輕輕晃著,漫不經心中又好似不耐煩這種氣氛。對馮家眾人自己的態度,毫不在意。

若是往常,按照黃藥師我行我素的性子,隻怕早就衣袖都不帶揮一下地風輕雲淡地就走了。如今也隻是看在馮蘅的麵上,勉強坐著。畢竟,這個地方是妻子曾經的家,這裏的人是妻子在乎的人。

黃藥師察覺到馮蘅有些擔心與心疼的視線,輕抿的薄唇幾不可察地勾勒出一抹優美的弧度,漠然微闔的如墨雙眸中微微蕩起一絲漣漪。抬眼朝妻子望去,正好捕捉到馮蘅瞪著明眸氣鼓鼓地可愛神情。麵上神情不顯,心中卻對這樣難得小孩子氣的妻子好笑之餘,又心生寵溺。

跟著馮蘅毫無威脅力的視線看去,自己妻子不滿的對象居然是一旁與馮家眾人打成一片的女兒與徒孫。黃藥師若有所思地睨了一眼,摸完鼻子的倆小。轉向擔憂地望著自己妻子,微微點頭,安撫。

此時,黃蓉與陸冠英又不約而同的繼打完噴嚏之後又打了個冷顫,看得馮葦奇怪地望了望窗外的天色,暗道:很冷麼?而慘遭無妄之災的黃蓉與陸冠英終於有了點習武之人的警覺心,朝四周逡巡片刻,並無發現異常。倆人莫名其妙地互看一眼,很快丟之腦後。所以說,這悲催的倆小,唔,算是躺在床上也中刀的典型麼?

接下來,長達一個時辰的接風宴,黃藥師就這樣雲淡風輕,鎮定自若的默默品酒。如此淡定的表現,看得眾位刻意冷落,要教訓這位拐走了他們乖巧貼心的女兒,招人疼愛的妹妹,溫柔可親的姐姐的馮家眾人是,咬牙切齒時候又不得不佩服。

這男人隻靜靜坐在那裏,便有一種令人不敢逼視的氣勢。無論從清俊雅致的外貌或者這種氣勢,他們都不得不承認,這人配得上自己的女兒(或姐姐,妹妹)。從這短短半天的相處,也可以看得出黃藥師對馮蘅確實很好,從二人眼神互動的默契溫情來看,蘅兒想必過得也很幸福。罷了,罷了,隻要蘅兒過得好,其他就不必拘泥了吧!

想通釋然之後,馮家老太爺就感覺一陣無趣與疲憊,頭一次對黃藥師這位姑爺釋放了點善意溫情,說了幾句,便離了席。而馮老太爺態度的轉變就像個信號彈,馮家眾人對黃藥師的態度也稍稍轉變,隻是東邪的氣場太過強大,仍舊並無什麼人敢上前套近乎拉家常。

待馮老太爺一離席,黃藥師往馮蘅的方向瞥了一眼,也起身離開了。馮蘅正要跟去,馮老夫人卻是拉著馮蘅要敘敘家常,馮家大夫人與三夫人也隻得陪著,其他眾人,便各自散去了。

縱然馮老夫人年紀大了,歇息得早。待馮蘅回轉身時,也已是戌時。

回到自己住的院落,抬腳進了半月形的石檻門,燈火中,便見到院子當中疏疏離離種著竹子,卻與桃花島的那簇綠竹不同,竹子下設著打磨的石桌石椅,旁邊另種了幾盆蘭蘭草草。淡淡的月光下,倒顯得此處極清幽,仍舊是自己舊時閨中模樣。心中一時感慨。

待進得房間,看見黃藥師已坐在外書房看自己舊時的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