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成功不是靠運氣(1 / 2)

許多人將自己不能成功的原因歸結為自己運氣不好。我要是有他那樣的機會,說不定比他還強呢,隻可惜老天爺不長眼,哼!

先來講一個成功人士的故事。張驥這位北京小夥子,在自己剛剛過完29歲生日的時候就被美國第七大計算機廠商Micron看中,出任Micron電子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中國區總經理。這在年輕幹部居多的計算機行業也是令人稱奇的事。而在此之前,張驥不過隻是該公司駐北京辦事處的一名普通員工,更不利的是,Micron公司正準備撤銷在中國的這家辦事處。運氣好像從天而降,1999年11月,在何去何從的關口,公司總部召他去開會。

為什麼公司會召他去開會呢?一則因為他的領導聞聽辦事處要撤銷,已另覓高枝;二則是這個年輕小夥子給曾前來中國巡視的公司老總留下深刻印象。張驥提著筆記本電腦就上了飛機,對於與會人員、會議內容他一無所知。在飛機上他一直在琢磨,仔細研究了Micron近兩年的年度報告,十多個小時之後,當飛機抵達機場的時候,他已經做出了Micron公司在中國兩年內的發展計劃。

這份計劃的完成,與張驥平時養成的喜歡積累心得體會的習慣是分不開的,他總認為即使和別人做同樣的事情,也要比別人從中多收獲一點,對於做過的事情總要留下點什麼。

會前5分鍾,張驥被要求當著Micron公司的所有海外分公司總經理和Micron公司總裁的麵發言。這次突然襲擊的結果是他改變了年收入60億美元的公司的決策,也給自己帶來了新的機遇。公司決定不僅不撤回這個辦事處,而且還要加強在中國的發展,並對張驥委以重任。在關鍵的時刻,張驥取得了勝利,但是這也使他懂得,機會從來都隻是青睞那些有準備的頭腦。

阿穆耳肥料工石的廠長馬克道厄爾之所以由一個速記員而爬升上來,便是因為他能做非他份內所應做的工作。他最初是在一個懶惰的書記底下做事,那書記總是把事推到手下職員的身上。他覺得馬克道厄爾是一個可以任意驅使的人,某次便叫他替自己編一本阿穆耳先生往歐洲時用的密碼電報書。那個書記的懶惰,使馬克道厄爾擁有了做事的機會。

馬克道厄爾不像一般人編電碼一樣,隨意簡單地編幾張紙;而是編成一本小小的書,用打字機很清楚地打出來,然後好好地用膠裝訂著。做好之後,那書記便交給阿穆耳先生。

“這大概不是你做的。”阿穆耳先生問。

“不……是……”那書記官戰栗地回答。

“你叫他到我這裏來。”

馬克道厄到辦公室來了,阿穆耳說:“小夥子,你怎麼把我的電報做成這樣子的呢?”

“我想這樣你用起來方便些。”

過了幾天之後,馬克道厄爾便坐在前麵辦公室的一張寫字台前,再過些時候,他便代替以前那個書記的職位了。

你付出多少你就會收獲多少,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習以為常之後,很少有人去深想,我們實在很有必要把這個觀念再次深植於我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