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敏執蕭,段風取笛,吹奏起了誘魂曲。
明媚的天氣,進京趕考的鄭安相遇了知府之女劉心燕。
家中本就貧寒是父親賣了家中唯一的老牛為鄭安湊足了上京趕考的盤纏。他跪在父親麵前,跪在家中泥地泥濘的院子之間,挺著後背說道:“父親,等兒名成歸來定接你享福。”樸素的老臉上一片欣慰。他就帶著身上的五兩銀子上了路。
鄭安來到這個繁榮的小鎮。進京趕考的高潮期客棧的房租漲高了幾倍,鄭安便住在郊外的破廟裏。
這一天的天氣很好,他獨自一人在廟中捧著書卷在苦讀。外麵傳來了嘻嘻哈哈的嬉鬧聲。
鄭安被聲音吸引,好奇的放下書卷出了廟門。該是怎麼去形容見到的那個女子呢,身穿一件碧綠色的羅衫群,腰間帶著一個紅色的香囊將皮膚襯得更加白皙,細腰堪堪一握,仰著頭靈動的眼睛看著上空,嬉笑著喚道:“再放高點,再放高點,嗬嗬???”聲音如出穀的黃鶯空轉輕靈,撫上了鄭安的心口。
“呀!小姐,風箏掉樹上了。”那女子身旁的另一個人有些懊惱的說道。隔了一會又說道:“小姐太高了拿不到呀。”鄭安這才發現原來女子身邊還帶著一個丫鬟,長相遠沒有那小姐那般的動人。
“真是拿不下來了,那怎麼辦呀?”女子站在樹下仰頭看去,他站在那裏正好看到那女子的側麵,長長的睫毛忽閃忽閃,因為焦急眼睛似乎是蒙上了一層水霧。
他自高奮勇,敏捷的爬上了樹,取下被樹枝牽絆到的風箏,含笑遞到那女子的手上。
女子看著鄭安一身青衫濃重的書卷氣味,清秀的容貌在陽光帶著柔和的笑容,伸手接過那風箏羞紅了臉。“謝謝公子。”
“姑娘莫謝。舉手之勞而已。”鄭安輕輕一笑,眼神中一片清明。
他的謙虛讓女子大增好感,鎮中的那些不學無術又仗著家中有錢的男子,一是為了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因為父親是知縣大多對她阿諛奉承,獻媚討好。她看不上眼,可是眼前的男子眼中無欲無求,一片清澄,在看到自己的時候沒有流露出對美色的貪戀。她不覺親近話也多了起來:“公子是要進京趕考的嗎?”
“是。”鄭安微微一鞠,做出書生慣有的一個姿勢。
“公子為何不住客棧,住在這破廟之中?”女子旁邊的丫鬟看到破廟之中有著連夜燒剩下的火灰,和草堆旁邊的一個包袱上麵還放著一本書卷,語氣多了一些鄙夷的說道。不知道為何一向清高的小姐要跟這窮酸書生多話。
“小惠。不得無禮,”那女子有些生氣的怒斥了一聲,有些擔憂的看向鄭安,:“公子,下人不懂事不不要放在心上。”
鄭安隻是一笑,臉上沒有窘迫的神情,清風吹過帶起他垂於後背的發絲“小惠姑娘並沒有說錯什麼,在下盤纏拮據,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便足矣。”
女子微微一笑,對於男子的身世並沒有看不起,而是因為他的坦然更多了一份欣賞。她朱唇輕啟:“小女子姓劉名心燕,不知道公子作何稱呼?”
“在下鄭安。”
於是第一次的見麵彼此都給了很好的印象。劉心燕似乎是經常來到這個郊外玩耍每次都會來廟中與鄭安聊天。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鄭安也放緩了進京的速度留在小鎮中沒有向往常一樣在一個地方停留幾天之後便離去。
這樣一來二去的深入交往中便有了感情。
那一日鄭安如同往常一般的等待著心燕的到來,可是平常心燕來的時辰已過卻還沒有見到人。鄭安有些擔心,出門順著小鎮的方向走去希望能遇見心燕。
在走出沒多久的地方遇到了心燕跟她的婢女被幾個男子圍住。心燕的眉頭緊皺立在中間沒有說話。鄭安以為出了什麼事上前“心燕姑娘,怎麼了嗎?”
心燕看到鄭安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還沒有說話,圍在心燕旁邊的一個穿著大紅色錦袍腰間係著一條綠色腰帶的男子說道:“喲,哪裏來的窮小子來壞爺的好事?瞧你這酸氣樣。”語氣陰陽怪調的在瞅了鄭安簡樸的青衫之後哄然大笑,在一起的幾個同樣穿著鮮亮錦衣的男子也隨之笑了起來,不屑之情表於臉上。
饒是以鄭安不在乎流言蜚語的性情也是不自覺的有些氣急敗壞。他不是沒有聽過這樣的嘲笑,若是平常他最多是充耳不聞繼續幹自己的事,可是如今心燕站在自己的眼前,他不想讓心燕看到這般狼狽的自己。隱隱擔心心燕也會跟他們一樣看不起自己來。
“你們別太過分了。” 誰也沒有想到這句話居然會是心燕說出來的。她看著鄭安幾度變化的臉色忍不住的出聲,若不是為了自己的話他又何必受別人的嘲笑。想到這裏她甚至都不敢看鄭安的臉色,拔腿就朝著城的方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