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八歲娶親,兩年後愛妻因難產身亡,女兒卻僥幸未死,卻因在母腹中悶得時間太長而導致癡傻。顧顯悲痛交加,對女兒毫無嫌棄之心,始終愛逾珍寶,關懷備至,並給她取名為顧歡,希望她一生都能快快樂樂,無憂無慮。
顧歡一直病病歪歪的,長到九歲時,生了一場大病,高燒五天五夜不退。當時,契丹攻殺柔然大汗鐵伐,隨後大舉侵犯齊國邊塞,皇帝調集大軍北伐,顧顯率軍在前線浴血奮戰,不但不能趕回,甚至連音信都不能傳達。
將軍府的管家和顧歡的奶娘請了許多大夫,都說已不能救,吩咐他們準備後事,卻不料顧歡在斷氣片刻之後便即醒轉,整個人更有重大變化。她神智清明,言詞便給,對眼前發生的事雖然茫然,卻在顧府管家和奶娘、貼身丫鬟的詳細解說下恍然大悟,很快便明白過來,並隨即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在府裏管帳先生的指點下,學習讀書和寫字,進步神速。
當戰事取得勝利,顧顯才得到消息。他簡直不敢相信,與好友段韶提起,都覺得這是奇跡。
大軍班師還朝,顧顯告了假,快馬加鞭趕回信陽府中,見到的女兒果然不再是過去那樣渾渾噩噩癡癡呆呆的模樣。她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一見到這個年輕的父親就特別親熱,跟前跟後,問長問短,然後就纏著要跟他學習騎射和上陣殺敵的武藝。
二十九歲的顧顯喜出望外,對這個失而複得的女兒本是千依百順,可一聽她要學習騎射,立刻一口拒絕:“女兒家學點針織女紅琴棋書畫就行了,舞刀弄槍的事不用學。”
顧歡非常生氣,不斷死纏爛打。她口齒伶俐,常常說得顧顯啞口無言,隻好把段韶請來,拜托他幫忙說服女兒。
段韶的足智多謀天下皆知,聽了顧顯的話,他不由得哈哈大笑:“歡兒長得這麼可愛了?那太好了。”
顧顯連忙讓家仆去喚顧歡出來。
顧歡正在房裏寫“最後通牒”,一聽父親召喚,立刻怒衝衝地走到前廳,將那張紙放到父親麵前。
顧顯看了,不由得長歎一聲,順手遞給段韶:“段兄,你看,你看,這孩子簡直是……唉……”言若有憾,心實喜之。
段韶含笑接過,看向箋上那四行筆鋒剛勁的字:“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短短二十八個字,一股豪氣便撲麵而來,段韶不由得擊節稱讚:“寫得好。”
顧歡一聽,立刻轉怒為喜,飛快地跑到段韶身邊,嬉皮笑臉地問:“伯伯貴姓?”
顧顯忍不住喝道:“歡兒,不得無理。”
顧歡白了他一眼:“我怎麼無理了?哪一個字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