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涉外商務禮儀(1 / 2)

迎送外賓的禮儀

迎接、送別是涉外商務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地位十分重要,它關係到外賓對主方的第一印象和最終感受。迎送外賓要根據其身份和來訪性質、規格做出不同的安排。主要分為隆重的迎送和一般性迎送。

(1)隆重的迎送

隆重的迎送儀式適用於來訪的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軍方高級領導人或其他重要的官方代表團,以示對他們的歡迎和重視。儀式必須講求規範性和嚴肅性,一定要嚴格遵守相應的國際慣例。

(2)一般性的迎送

一般性迎送儀式相對要求寬鬆一些,適用於一般來訪者,可能是官方人士,專業代表團,文化體育團體,也可能是長駐我國的外方使節、外國專家、記者等其他人士到任或離任。儀式同樣要鄭重,但不必過分渲染、誇張,要充分表示出尊重和友誼。另外,還有一些純屬私人性質的來訪,迎送的安排要以禮貌、方便、實際為原則。

(3)迎送規格

迎送的規格一般由主方決定。通常情況下,迎送外賓的人員身份應與客人相對等,也可以稍低一些(例如副職)。如果是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到地方上訪問,應由當地最高行政長官或對口負責人迎送,而如果貴賓隻是過境,則規格可適當降低。在另一些情況下,為了兩國關係或政治等特殊需要,可也適當提高規格。

(4)迎送禮節

迎送外賓首先要準確掌握抵達、離開的時間,迎送人員及車輛要事先安排好,不可遲到、早退。對國級貴賓應布置好兩國國旗,在行進路上鋪設紅地毯,有時設供檢閱的儀仗隊。獻花一定選用鮮花紮成的花束或花環,在主賓握手後,由兒童獻上。選擇花卉要注意對方國家的禁忌,通常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和黃色花朵。客人抵達時,應主動迎上去,按其國家、民族習慣行禮,多以握手、擁抱、貼麵為禮節。然後相互介紹隨從人員,用對方母語介紹較為禮貌。一般場合下可以交換名片。

迎接外賓一定要事先安排好住處,並指派專人協助其辦理各種手續、事宜,安排好翻譯工作。當客人抵達住處後,一般不可馬上安排活動,應讓外賓稍作休息,以便更衣等。

迎送外賓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麵帶微笑、親切大方,但不可流於諂媚,一定要令對方感到受到尊重和歡迎。心情愉快。

對外賓稱呼與問候的禮儀

(1)稱呼外賓

稱呼外賓,按國際慣例一般稱男士為“先生”,女士為“小姐”,知道對方已婚則稱“夫人”,或索性均稱“女士”。對部長以上的官方人士通常稱職務加“閣下”,如“部長閣下”,美國、德國等國家則除外。

對君主製國家的國王、王後要稱“陛下”,稱王子為“殿下”,對王子之妻也稱“殿下”,對公主之夫卻不能這麼稱呼。熟悉的也可稱“先生”、“夫人”。

對有爵位的人稱其爵位,對軍人稱軍銜,對神職人員稱其教會職務,對學者等可稱其學位或職稱,都要連名稱呼,如“××男爵”、“××將軍”、“××神父”、“××博士”等。

(2)問候方式

在社交場合,遇到麵熟的外賓一定要問候,通常說:“您好!”“見到您很高興!”

如果忘了對方的名字,可歉意地說:“對不起,不知怎麼稱呼您。”或“真抱歉,我沒有記準您的名字。”如果向第三者打聽,切不可用手直指其人,應這樣發問,如:“對不起,您能告訴我坐在靠窗的那位金發女士的姓名嗎?”

陪同外賓參觀遊覽

我國幅員遼闊,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名勝古跡,因此,來訪的外賓,無論是正式訪問還是參觀旅遊,無論是政治交往還是商務談判,大都有參觀遊覽等活動的安排,而且活動中的輕鬆氣氛,更易縮短雙方距離,增進友誼。

(1)確定參觀遊覽項目

確定參觀遊覽項目,主要應該考慮到外賓來訪的目的、性質意願興趣和當地的季節天氣等條件,安全、保密設施以及業務工作的需要,等等。可以主動提出參觀遊覽方案,與對方共同商定,也可以事先通過外交途徑了解外賓的要求,做到力所能及,合理安排。

(2)做好計劃

確定參觀遊覽項目後,應擬定詳細計劃:包括景點、時間安排、人數、休息、場所、用餐、交通工具等。事先聯係妥當,由各部門做好準備,細節問題也不可忽視。

(3)安排陪同人員

按國際交往禮節,一般應由身份相當的人員陪同外賓前往參觀旅遊,安排好翻譯、解說員或導遊人員,陪同人員不宜太多,以免妨礙外賓遊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