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墜樓保節(1 / 3)

(1)恍悟君心

不表那出巢萬裏雁高飛,且說一說待困籠中雀堪憐。

卻說漸漸天明了,丫環、婆子們也早早起來,開始忙活兒。

蘇娘叫了映雪,攜了梳頭婆、施粉丫頭,捧著嫁娶衣飾便向繡樓來,喊了兩聲,不見有人應門,於是讓映雪推門進去瞧瞧,誰知過會兒連映雪也沒了聲響,蘇娘乃衝入房中,隻見床鋪整整齊齊,不似睡過,小姐已是無影無蹤。蘇娘帶著一眾丫環便急衝衝地去稟夫人。映雪想起這兩日來麗君和榮蘭的古怪,忙去找榮蘭,見榮蘭屋裏也是無人,心內更加慌亂。

蘇娘邊跑邊喊,叫醒了所有人,士元、韓氏、子儒、飛鳳,大家齊到了麗君房中。子儒一眼瞥見了那燈下留書,不及打開,映雪來報榮蘭也不見了。飛鳳立刻查看衣櫃,卻見嫁衣都在,一件未少,飾品齊全,不差分豪,隻是韓氏給麗君的五百兩銀子隻剩了二百兩,映雪還發現麗君的醫囊和心心念念的那本靈異篇不見了。

子儒立時宣讀信件,信中之意是言:不孝女兒守節遠避,不能承歡膝下,但有兄嫂仍在,亦可告慰雙親。至於劉府逼婚,可叫映雪代嫁,映雪才高貌美,又近兒身,出身亦是儒門,可繼為義女,視同己出。況射柳樓上,確有一誤,映雪若嫁,劉必喜之。孟劉聯姻,轉悲為喜。皇甫孟門,義烈長存。日後若有機緣,還可骨肉重逢,不然隻當女兒已死,女兒雖未嫁,便將女兒看作潑出的水,不必再為女兒傷悲。又留一言予映雪:親如姐妹同身,願嫁郎君如意。

韓夫人聞此,當即就要哭死過去,士元、子儒亦嚇得魂不附體,才知麗君為何乖乖應承了這門親事。飛鳳仍是不解:“妹子隻帶了少許物品錢財,連衣物也沒帶,如何就出了門?難不成樣樣去賣新的嗎?”映雪直看著那一封麗君給她的留書:‘姐妹同身’、‘郎君如意’,這從何說起?若是姐妹一心,怎會不知我心,瞞我至此;若是親如一人,又怎會隻管自己的節烈,而逼我到此絕境?映雪已呆傻半晌,蘇娘如何叫她也不醒。

正是熱鍋上的螞蟻,亂成一團,突然有個丫環喊道:“老爺、夫人,看那邊銅鏡!”

眾人看去,卻見一幅畫像訂於鏡上,忙圍過去。隻見一幅素箋上,立著一位絕代佳人:黛眉長,檀口小,鼻懸玉膽,柳腰蹁躚,鳳髻上插的是那支翠綠欲滴的碧玉青綸簪,和另片古雅依曼的龍紋玉掌梳,可謂靚妝娥眉綠,羞臉粉生紅;一雙皓腕欺霜賽雪,十指纖纖淩若春筍,衣帶翩翩然如出世之姿,星眸瑩瑩然露戀世之意,體態風流遺世,麵容和藹可親,就猶如真麗君走入畫中一般。家人見了,怎不悲淒?

士元瞥見右肩那詩,讀出其意,卻不明所指,最後那句‘願教螺髻換烏紗’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烏紗,豈是她換得?”士元一陣頭暈,坐在了椅上。韓氏此時也要一頭栽倒,子儒當即叫了家仆出去尋找小姐,飛鳳散了丫頭,扶老爺、夫人回廳裏去等,自己乃回房穩住鬧了一夜的魁郎。

蘇娘攜了映雪,跟著夫人進了廳堂,蘇娘聽了那信早已心有安排,邊走邊慰映雪,道:“我們娘倆受孟家大恩,理當全身以報。如今代小姐出嫁,也沒屈沒了你,你就應了吧!”

映雪仍是木然尋思:前一生都佩服小姐,她的美貌,她的才情,她的聰慧,從小自己便事事以她為榜樣,如今是更加佩服,她的不露聲色,她的金蟬脫殼,她的忠貞義烈,包括她的曲誤自己,巧設機關,不經心地將自己推入了萬丈深淵……這一切,讓映雪打心底裏寫了個‘服’字。然這一切,這麼突然,這麼出人意料,這麼難以回頭。如今孟家上下的性命真正懸於一線,是死是活,但憑自己一念之間了。

士元、韓氏隻顧著傷懷,還未有良策,此時蘇娘拉映雪跪下,示意要映雪開口。映雪心神還沒回轉,隻道:“老爺、夫人,小姐出走映雪也是始料不及,全無查覺,今日出閣一事的確難辦,映雪身為孟府丫頭,受老爺夫人的大恩,本應以身報答,但映雪生性愚頓,才貌不及小姐萬一,不敢造次代嫁。”

士元、韓氏也知這確實為難映雪,見她不願意,也不能再強迫她。蘇娘在旁倒是急了,訓映雪道:“你這沒良心的壞胚子,有恩不報,你罔生為人!今日孟家蒙難至此,你應報不報,不承恩人,不順小姐,不孝母親,你真正該死!”

映雪急得直掉淚珠子,雙眼又紅了起來。

但見這時,子儒進得廳來,飛鳳便問:“可找到了?”

“哪有這麼快?剛安排了三路人,往書院、醫行,還有路上各處去找。坐這兒等著吧。”

士元忽言:“去城門口看看,若她倆出走,定要去城門的,對了,上京!快去北門守著去!”

“哎,我親自去。”子儒急急火火地便去了。

“妹妹想是早計算周祥了,”卻聽飛鳳聲高詞嚴道,“並不甘心應承劉家。那幾日裏,她自裁衣服,今日卻未見得一件半件的,看來是做的出門在外的衣裳,怕是男裝。”

“她是一樣首飾也沒帶,又說什麼‘願教螺髻……’,定是女扮男裝出逃的。”韓氏已是淚如雨下。

飛鳳接著道:“妹妹必是等我們睡穩之後,天亮之前走的,現在怕是早出了城門,追不上了。”

“是啊,小姐斷沒有等著我們去追的道理,應去城郊尋去。”蘇娘道。

“追回來也來不及了,都什麼時辰了!劉家又心急,不到晌午怕就會來接。我孟家這次是要顏麵盡失,身敗名裂了,哎……”士元歎道。

蘇娘再看映雪,見她堅定之色已褪,惶恐和悲淒更勝。

又過了一個時辰,三路人回來報信,仍是找不到,大家這下更是心灰。

(2)守義代嫁

這時子儒已親騎好馬出了城到處尋找,卻有一人隱於林中,乃皇甫少華,他瞥見子儒飛奔而過,卻不知出了何事,決定趁亂回城一趟,若湊巧,便救出麗君。

而子儒追出多遠也是尋不著的,隻因麗君此刻還在城內,她與榮蘭雇好了馬車,卻躲在客棧中,想過了晌午才走,以免被家人找到。眼看已近日中,子儒無奈,隻好先回府中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