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在小說中虛構的,但在現實中以其他方式出現在我身邊的人。
獻給留下我青春的這座城市,上海。
第一章、一切從眉毛和耳釘開始
05年秋。上海。
龐鴻鴻今年20歲,是上海某大學大四的學生。雖然名字取得宏大,但龐鴻鴻實際上是個身材纖細、眉清目秀的女孩兒。龐鴻鴻前三年的大學生活,一直不像是活在這個世紀的。受父親影響,龐鴻鴻一直將讀書視為理想,過著宿舍、飯堂、圖書館的三點一線式生活。剛進大學時,龐鴻鴻的英文並不好。父母給女兒設定了清晰的人生目標,努力學外語,畢業後出國深造,將來進外企工作。龐鴻鴻發狠命學了兩年,一直沒什麼起色。期間,寢室的同學們曾拉她參加過幾次社團活動,但每每熬夜,又無所事事,幾次下來,龐鴻鴻很快退出。室友們勸龐鴻鴻,不要死讀書。可龐鴻鴻幾晚從圖書館回來,撞見室友們在寢室裏打牌、聊天、吃零食,反倒覺得自己單調的生活更加充實。
大三那年,上海市的高級口譯證書突然流行起來,龐鴻鴻也跟風報了名。這本傳說中的黃金證書終身有效,認可度極高,且鮮有人通過。相傳隻要有此證在手,進外企就不是問題。龐鴻鴻沒像其他同學那樣花重金買教材、報培訓班,而是自己鑽研了幾周真題。結果那年,整個學校就龐鴻鴻一人通過了。這樣低成本的拿到證書,使龐鴻鴻一下從默默無聞變得小有名氣,走在路上開始有不認識的同學主動打招呼,還被學弟學妹們稱作英語強人。室友們連連感慨,說是厚積薄發。
如今龐鴻鴻已經大四,優異的學習成績,加上父親在社會上的關係,找個理想的工作應該不成問題。於是在開學的第一個月裏,龐鴻鴻的想法開始有了變化。這學期學校隻安排了很少的課程,幾乎每天都是閑暇時間,於是各種課餘活動越來越多,各種誘惑也越來越多。女生一個接一個的燙起了頭發,男生組團住在網吧。連龐鴻鴻這種以前總是悶頭看書的,也被室友們拉出去唱歌、燒烤、逛街n次。龐鴻鴻從小在深圳長大,對這些娛樂項目並不覺得新鮮,但像這樣無憂無慮的穿梭在城市的喧鬧中享受青春,卻是她在大學前三年從來沒有經曆過的。
龐鴻鴻的生日在十月初,瘋玩了一個多月後,室友們開始計劃慶生活動。除了寢室的幾個姐妹外,龐鴻鴻在上海還有一個好朋友,黃楊。黃楊是龐鴻鴻的高中同學,是個非常不安分守己的人。高中時學校規定穿校服,她就經常在校裙下麵配一雙紅色的高跟涼鞋。黃楊說,她就是喜歡這種貌似樸素,卻在局部抓人眼球的暢快。龐鴻鴻之所以跟黃楊成為朋友,完全是因為兩人的家在同一個小區,上學放學經常碰見。在龐鴻鴻眼裏,黃楊是一個真誠大氣的人,身上沒有小女孩兒的比較嫉妒心,會真心為你的事情高興和難過。黃楊家裏是上海人,所以大學直接考回了上海,但跟龐鴻鴻不是一所。黃楊主修市場營銷,目前在一家時尚雜誌社打零工。黃楊一向點子多,認識的人也比較廣,龐鴻鴻的生日是肯定要請她的。
龐鴻鴻給黃揚打電話的時候,黃楊正在電腦前瘋狂的翻雜誌、掃描、刻盤,身後的不男不女還不停的催:“快一點,快一點點啦。”黃楊來雜誌社打工,原本是為了可以免費享受昂貴的時尚雜誌,沒想到從第一天開始,就拚了命的看廣告、減廣告、掃廣告,黃楊估計自己以後看雜誌,也隻會盯著廣告看了。“幹嗎?”黃楊打電話廢話很少。“下周我生日,你來嗎?”“來!”“你有什麼餐廳推薦嗎?”“不是每年都是在你們學校附近抱火鍋的嗎?”“今年想換換”,龐鴻鴻一板一眼的說。“想搞個有情調的?”“嗯!”“那就黃浦江邊的西餐廳吧,離你們學校也近。就是價格小貴,你別點太多東西就行。”
龐鴻鴻對黃楊的建議很滿意。雖說在浦東上了三年大學,但龐鴻鴻一直沒去過濱江大道看夜景,更別說是用餐了。龐鴻鴻隨即將這個想法告訴幾個室友,大家也都表示同意。對於龐鴻鴻的室友們而言,小資一回雖然不是常事,但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所以沒人能夠明白龐鴻鴻此時的興奮。龐鴻鴻從來沒有組織過活動,各何況是一次在她看來如此時尚小資的活動。黃楊建議龐鴻鴻邀請一名男士做伴,龐鴻鴻雖然嘴上說不,心裏卻莫名其妙的緊張起來。但翻翻手機通訊錄裏的男士,除了室友們的男朋友外,就隻剩下係裏的導師和教授了。龐鴻鴻突然覺得,自己的大學生活好悲劇啊。